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雲南馬幫(三更)(第2/2頁)
章節報錯
朱允炆皺了皺眉頭,說:“三千戰馬,雲南?朕記得魏國公前些日子奏報過此事,說是沐晟經營茶馬古道,與當地馬幫通商烏斯藏,得戰馬良多,特遣送京師。”
“沐晟?莫不是他……”
劉長閣緊張起來。
朱允炆白了一眼劉長閣,喝了一口粥,平靜地說:“沐家的忠誠絕無問題,倒是這馬幫,恐怕與這古今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差人去查,看看馬幫背後到底是誰。”
劉長閣鎮定下來,暗罵自己糊塗。
沐氏家族的忠誠是很難代替的,想那沐英可不只是大明的開國名將,更幾乎是朱元璋的兒子,馬皇后當年可是養育過沐英,馬皇后走後,沐英幾乎要哭死了。這種至孝至忠,又是雲南實際鎮守的家族,定不會背叛朝廷而勾結什麼古今。
何況沐晟是參與過徵安南之戰的,見識過神機炮轟城的末日景象,他手裡就一點虎蹲炮,連個新式神機炮都沒有,怎麼可能敢和朝廷作對。
馬幫!
這是茶馬古道上的一股商人力量,他們在雲南有著相當的影響力。
朱允炆有些疑惑:“只有王全臻交代了?”
劉長閣點頭:“不等用刑,王全臻就全等交代了,包括夜間對話,全都複述下來,其中有些對話與郭欒等人聽到的相同,基本可以證明他沒有撒謊。”
湯不平見狀,趁機說:“皇上,安全域性監控盤谷等黨羽以來,並不見王全臻參與其中。這次王全臻出現在七星臺,多少有些意外。他本人自稱是受邀看星星的,並不知劉伯完等人謀反意圖……”
“看星星?”
朱允炆有些鬱悶,你要看星星,待在自家怎麼看不行,到底是看星星,還是看劉寡婦的?
“多查查,若他沒有問題,讓他吃點苦頭,有個教訓也好。”
朱允炆沒打算輕易放過王全臻。
劉長閣繼續奏報:“此番將劉伯完等人一網打盡,但安全域性搜查多地,並沒有找到紀綱蹤跡,與劉伯完接觸過的神秘女子也不見了蹤跡。”
朱允炆有些不滿:“朕記得安全域性早就布控到位,緣何還會讓她們離開?”
劉長閣有些無奈:“對方的宅子之下建有地道,直通西側他人宅院,以致於安全域性監控不到,以為其仍在原處。”
朱允炆暗暗咬牙,這群傢伙就是老鼠,到處打洞,下令:“加緊盤查,不可放走紀綱等人。劉伯完等七人中或許有硬骨頭,但朕不相信都是硬骨頭,一定要儘早審訊出來,不擇手段地拿到情報!”
劉長閣點頭,詢問:“????????????????皇上,查抄劉伯完、劉銘等人家眷,以什麼罪名合適?”
朱允炆想了想,看向一旁的輿圖,目光落在了市舶司上,隨口說了句:“就以官商勾結,以權謀私為由吧。”
“啊……”
劉長閣、湯不平有些撓頭。
劉伯完是欽天監的監副,劉銘是司禮監的掌司,李春之是刑部的一個書吏,這幾個人怎麼看都不像是能與商人勾結的主。
商人和他們打交代,能有什麼好處?找劉伯完看星星,卜算財運?找劉銘學習上朝的禮儀?找李春之記錄黑暗檔案?找劉寡婦學習詩詞?
這個理由,實在是不太高明。
朱允炆自然知道這個帽子不合適,但官商勾結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是時候狠狠整頓整頓了。劉伯完等人現在也沒辦法反駁,給他們一頂帽子也不能拒絕……
安全域性遞送了關於一份劉伯完的文書,朱允炆終於明白了劉伯完為何要隱忍至今,拼了性命也要為劉基報仇雪恨。
劉伯完,字觀靜,早年間隨羅遁修習“學天文地理醫卜之書”,精通術數之學,後為劉伯溫賞識,以他人舉薦的方式,舉薦給了劉基長子劉璉,並在劉璉的幫助下,劉伯完進入國子監,擔任靈臺郎。
後經過劉璉,劉伯完拜師劉基,得劉基傾囊相授,視為恩師。再後來,劉伯溫死了,就連劉璉也被胡惟庸逼得跳井自殺。
為了報答恩師,劉伯完施展平生所學,暗處謀劃,收攏、收留、安置洪武四大案中後人。
安全域性推測,劉伯完是古今勢力中的關鍵人物。
朱允炆擱下文書,再一次拿起古今善字令,仔細端詳,卻也不見任何線索,從劉伯完的種種過往與驚天謀劃來看,此人極為有可能是古今勢力的構架者,他的落網,可能會波及到整個陰兵勢力。
若朝廷沒有儘早掌握更多的情報,陰兵很可能會轉入地下,銷聲匿跡,到時候,麻煩將不屬於自己,而是屬於朱文奎。
不行啊,當爹的總要為兒子掃除一切障礙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