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太子學習之道(三更補)(第1/2頁)
章節報錯
鬱新的去世,成了建文七年最大的遺憾。但大明王朝升騰起來的朝氣與生機,卻沒有被寒冬冰封,而是蘊藏著能量,堅實而篤定中前行。
寒風吹動,雪渣被捲起,直鑽入行人的脖子,瑟瑟發抖的行人腳步匆匆。
北平,寒冷徹骨。
朱文奎穿著厚厚的棉衣,小小的身體顯得有些臃腫,搓著發紅的雙手,催促著房間裡的韓夏雨:“快點,再不去楊先生就要發火了。”
韓夏雨掀開厚厚的門簾,哈了一口氣,看著霧氣,捂著凍得發紅的臉埋怨:“這地方好冷,我們以後真的要搬到這裡住嗎?要不你回去給你父皇說說,不搬家了,就在南京,不行去杭州也行。”
朱文奎直翻白眼:“你是不是誠心讓我捱打,我若是給父皇說遷都杭州,信不信,我會被打成二傻子,沒錯,就是你前幾天見到的街邊的傻子,流著口水,鼻涕到嘴巴里又吸回去的二傻子。”
韓夏雨走出門,凍得直哆嗦:“可這裡也實在是太冷,要不我們待在暖房裡,去請其他先生過來。”
朱文奎拉著韓夏雨????????????????的衣袖,就往外跑,喊道:“快走吧,我們上完課業還要去觀覽奉天殿立柱,錯過了時辰,我們會被數落的,在雪地裡。”
韓夏雨被朱文奎帶著不得不小跑起來,寒風打在臉色,如小小的刀子在劃傷面板,糟糕,好像流鼻涕了……
殘雪在路上依舊沒有融化,屋簷上掛著長長的冰溜子,看守的侍衛抬手頓了頓長槍,就當是見過禮了。
朱文奎、韓夏雨走出宅院,身後開始有四名軍士跟著,隨著幾聲鳴叫,一些隱在暗處與周圍的人也開始了活動,或隱,或顯。
沈宸看到遠處的朱文奎,對身旁的徐九峰等人說:“京師的告警絕不會是空穴來風,我們務必做好太子的保護,讓兄弟們將眼瞪大了,誰敢威脅與傷害太子,可以斷然出手,無需顧慮。哪怕是殺錯了,責任我來擔!”
徐九峰凝重地點了點頭。
前些日子京師發來訊息,說古今的人似乎將目標對準了太子朱文奎。可在這段時間裡,沈宸派遣了偵察兵深度調查,也沒有發現半點蛛絲馬跡。
徐九峰懷疑京師的情報,但沈宸卻很相信劉長閣、霍鄰等人的判斷。
古今被拔出了陰兵之後,必然損失慘重,雖經過幾年休養,也未必能有多少力量可以威脅朱允炆,他們想要毀掉朱允炆,很可能會對太子下手。
雖說朱允炆不止一個朱文奎一個兒子,死了一個還是有繼承大統的人選。但朱文奎的聰慧、敏思與吃苦,是很難找到代替的。
保護好朱文奎,就是保護好大明未來的國運,誰敢馬虎?
朱文奎見沈宸走來,便鬆開韓夏雨,平和地說:“沈叔,我們今日只是去聽課,然後去看看奉天殿如何立柱,都是在宮牆之內,就不需要跟著了吧?”
沈宸板著臉,再次糾正:“太子,還請喊我沈千戶,規矩不可破。雖是在宮牆之內,然守衛不可失職,還請太子莫怪。”
朱文奎看了看身上的棉衣,搖頭說:“父皇說過,微服而出,不舉印信,不示腰牌,則是百姓之身。父皇喊百姓叔伯的時候多了去,我效仿父皇,能有什麼錯?”
沈宸不善言辭,根本說不過朱文奎,何況他都搬出來朱允炆作證了,還能說什麼。但你說你的,我糾正我的,你有你的平和,我有我的堅持……
朱文奎和沈宸說笑兩句,就和韓夏雨走向奉天殿方向。
營造新都已近兩年時間,北平的奉天殿到現在還沒有影子,為了打造皇宮內這一座規模最大的殿宇,匠人們足足花費了一年多的時間去打基礎。
在奉天殿東面,修建了一座臨時建築,僅供姚廣孝、張思恭、陳珪與蔡信、蒯祥等主持設計的匠人等居住。
楊溥跟著朱文奎抵達北平之後,便討了一間房,作為朱文奎的課業之所。
“先生。”
朱文奎推開門,見楊溥已端坐於講臺之上,不由得緊張起來。
楊溥看了看朱文奎、韓夏雨,微微點頭:“進來坐吧。”
沈宸打了個哈欠,也跟了進去。
楊溥緊皺眉頭,朱文奎、韓夏雨也有些意外,往日裡沈宸只是站在門外等候,從不進入課堂之內,今日竟跟了進來。
“我只是困了,借個地休息休息,楊先生不介意吧?????????????????”
沈宸坐了下來,輕飄飄說。
若是其他人,楊溥早就拿著戒尺打人了,可沈宸不是尋常之人,他擔負的是朱文奎的安全任務。
楊溥心頭一沉,似乎察覺到了什麼,開口道:“進來,但在我的課堂上,可不允許有人睡覺。你若不能睜著眼聽課,早點出去為上,戒尺之下,可沒有身份庇護於你。”
沈宸呵呵笑了笑,抱著雙臂,依靠在身後的牆上,目光時不時掃向門口與窗戶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