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英殿。

朱允炆看著擔憂的劉長閣、湯不平與霍鄰,淡然地笑了笑:「你們說古今很可能會危害太子?」

劉長閣拿著毛瑞的照身帖,並將霍鄰的推測一一告知,而後總結:「毛瑞不是一個人,在他背後一定還有其他力量。毛瑞因王仲和的緣故已是暴露身份,這才引起殺身之禍。安全域性推測,躲在暗處的人正在將目光看向北平,這才有了兩個月之前毛瑞的北行與南歸。」

朱允炆拿起毛筆,蘸了蘸墨:「北平確實是個敏感之地,一旦營造新都出現差池,先期投入的海量國孥就打了水漂,朕也會發怒,抓一批官員。如果太子出了問題,朕還會殺一批官員。他們這是見不得朕好啊。」

霍鄰上前一步:「皇上,新都營造範圍太大,想要破壞不太容易。為了避免雷火與燭火,北平城已挖通了水道,每處施工場地都配有水缸,且安排了救火兵丁,即便有人火攻也無濟於事。」

劉長閣、湯不平連連點頭。

要知新都營造施工不同於過去,他們採取的是五個時辰輪班制,並不分晝夜,哪怕是大晚上出了火災,民工與匠人也能在第一時間發現並消除。

新都是一個大局,小打小鬧根本無法撼動,除非民工***,匠人造反。可朝廷對這些匠人、民工是極好的,工錢從不短缺,糧食供應充足,吃飽幹活拿錢,還不會挨鞭子,他們有什麼不滿意的,誰會在生活得正有盼頭的時候選擇幹一件掉腦袋的事?

「新都工程整體無憂,若古今勢力想要做出驚天動地之事,唯有針對在北平的太子。還請皇上下旨,接太子回京師以保無憂。」

霍鄰請求。

劉長閣、湯不平附議。

朱允炆在宣紙之上寫下幾個字,擱下毛筆,平靜地說:「太子在北平,正在跟著姚廣孝、宋禮等人觀察京師的建造,一時之間也不便回來,他的安危你們無需擔憂,有沈宸、楊溥在,沒有人能輕易傷害到太子。」

沈宸,這個刺殺過帖木兒,殺出包圍大軍的勇猛之人,在回到京師後被提拔為偵察千戶。朱文奎出行在外,當老子的朱允炆怎麼可能放鬆他的安全工作,雖沒有派出安全域性高層跟隨,卻選派了以沈宸為首的偵察兵隨行保護,在明處更有安全域性與北平鎮守將領保護。

想要刺殺朱文奎,難度不亞於刺殺朱允炆。

朱允炆沒打算召回朱文奎,劉長閣只好請旨給北平沈宸等人送信,說明情況,加強警備與保護,朱允炆應許。

十一月底,大雪越過長江,飄落在金陵城中。

一輛馬車停在了羊市橋旁,湯不平掀開簾子,朱允炆走了出來,雪花飄舞著,沿街的商販並沒有收攤,遊走的行人與百姓也沒有匆匆回家,而是悠閒愜意,享受著雪日的別樣風情。

朱允炆走過橋,湯不平扣門。

林玥見來人是湯不平與朱允炆,兩人都是便服,只微微欠了欠身,算是行禮,邀兩人入內。

「朕聽說長風這幾日身體不太好,太醫可來過?」

朱允炆詢問。

林玥有些驚訝,一個孩子病了,竟然驚動了朱允炆,還值得他親自來一趟?

「找過太醫,太醫說無礙,只是出汗後冷著了。」林玥連忙解釋,帶路至叢佩兒所在的院子,喊了一嗓子:「叢姐姐,皇上來看你了。」

朱允炆白了一眼林玥,一點都不會說話,叢佩兒有什麼好看的,自己是來看龐長風,龐大郎的。

叢佩兒推門走了出來,給朱允炆行了個禮,說了句:「大郎睡了,皇上還是請回吧。」

朱允炆只是笑著沒說話。

湯不平見狀,連忙喊住轉身要走的叢佩兒:「莫要失禮。」

叢佩兒理都不理湯不平,推開門就走了進去,還在房間裡回了句:「我行過禮了。」

湯不平有些無奈,看向朱允炆。

朱允炆知道叢佩兒怨自己將龐煥調走,兩年連個音信、死活都不知道,可她不知道,龐煥這兩年換來的結果對大明是何等的重要。

「龐煥有訊息了。」

朱允炆說了一句。

門頓時開了,叢佩兒連忙走出來,一雙水靈靈的眼睛看著朱允炆,雙手抓著衣襟,即有期待,又有緊張:「可是他來信了?」

朱允炆裝著樣子在袖子裡掏了掏,又伸出毫無一物的手:「沒有來信。」

「你?!」

叢佩兒頓時著急起來,眼淚都快下來了。

朱允炆看著被欺負的叢佩兒,摘下隨身的玉佩,丟給叢佩兒:「這是海商發現的一塊暖玉,很是稀有,宮裡也只有五塊,這一塊就給長風了,希望他早日康復。」

叢佩兒抬手接住,穩且輕,看得出來,這兩年裡她的武藝並沒有生疏。

「我們不需要什麼暖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