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得到大明的扶持,山北國將從最弱轉為最強,一舉掃蕩中山國、山南國,實現大琉球島的完全統一,什麼三山國,這裡只能有一個國!

攀安知留下徐安、龐煥之後,設酒菜招待,然後給本部平原使了個眼色。

本部平原瞭然,一邊勸酒一邊詢問:“天朝選擇山北國,可是有什麼考慮?”

龐煥冷漠,選擇你們是給你們臉了,還能有什麼考慮?

徐安笑呵呵地,如一個笑面人,解釋道:“中山國武寧收留陳祖義海賊團,他應該被送往京師,由天子治罪,可偏偏有人搶了先,殺掉了武寧,我們水師回去都難以交差。這且不說,那尚思紹、尚巴志是什麼貨色,他們是逆臣叛賊,原是山南國的臣子,卻殺了汪應祖,就這一點大明豈能容他……”

攀安知、本部平原連連稱是。

看得出來,大明想在琉球三山國中選擇一個代言人,中山國尚思紹、尚巴志,他們以下犯上,不在大明的考慮範圍之內,至於山南國的達勃期、他魯每,也因失去了實力而不被大明看好,故而只能選擇山北國。

既是如此,那就由山北國承擔起一切吧。

攀安知的野心再次復活。

本部平原哀嘆一聲,為難地說:“我們很願意為天朝效勞,但現在我們實力有所不足,不知天朝是否可以提供些許幫助?”

徐安剛想說話就被龐煥打斷:“幫助,你們想讓大明軍士參戰?呵,若大明方便參戰,還用得著你們出手。”

本部平原也知道這個道理,但以現在山北國的實力來論,直接起兵去打,不說中山國地方按司實力,就是尚巴志也打不過啊……

攀安知皺眉。

徐安見狀,呵斥了龐煥:“我們的軍士是不能參戰,但不代表我們不能幫助忠誠的山北國王與其軍士,拿出一些火器給他們,取得戰爭的勝利很難嗎?”

“火器,那是什麼?”

攀安知有些疑惑。

此時,名為石樓的一名年輕官員站了出來,對攀安知解釋道:“我曾在國子監修習課業時聽聞過火器,書中記載其聲如雷,威力足以分金斷石,懾人魂魄,殺人肉身,擋者皆死,是大明天朝最神秘的武器。”

攀安知深吸了一口氣,竟還有如此強大的武器?

若真的可以獲得火器,不需要大明軍士參戰,山北國一樣可以取得勝利。

龐煥不同意:“火器乃是大明國器,豈能交給他們,萬一他們洩露了機密,我們可是要殺頭的。”

徐安看向攀安知、本部平原等人,嚴肅地說:“水師可以給你們提供一些名為手榴彈的火器,但你們不能讓軍士、百姓、敵人知曉,這是大明的火器。”

攀安知認為大明是想做好事又不想留名,當即答應下來:“沒問題,就說這是我們在龍宮裡取來的寶貝,助力我們消滅敵人。”

龍宮信仰,是琉球王國中的重要信仰之一。

部分琉球人認為大海的彼岸有龍宮存在,每當人死後,靈魂就會渡往龍宮,保佑其在世的親人平安富貴、五穀豐登。

取自龍宮,倒是能糊弄很多人。

徐安、龐煥一唱一和,直接做起了軍火生意,將八百個手榴彈成箱成箱的送給了攀安知,並演示了操作要領,展示了威力。

山北國國王攀安知在得到大明水師的軍事援助後,野心膨脹,動員三日,親自帶兵四千,直取伊波城,一戰而勝,直奔安慶名城而去。

首裡城的尚思紹聽聞到訊息很是驚慌,連忙派人將尚巴志從南面調回。

尚巴志拖延了回去的時間,直至攻入具志川城,徹底佔領山南國才收兵而歸,至此,中山國再無南面之憂。

但尚巴志的迴歸有些晚了,在尚巴志回到首裡城時,攀安知、本部平原已帶軍佔據了浦添城,與首裡城隔三十餘里相望。

就在尚思紹、尚巴志惴惴不安,凝重備戰攀安知的時候,徐安、龐煥再一次“出使”,抵達了首裡城。

尚思紹、尚巴志對於大明的使臣自是緊張至極,不敢有絲毫怠慢,聽聞人來了,直接放下王族的架子,跑到城外迎接……

PS:

出差回來太晚,今天只能一更,明天開始補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