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告密了(第1/2頁)
章節報錯
陳祖義站在船頭,感受著大海吹來的風。
十月的風,有一點冷。
冷風順著海面吹來,打在臉上,帶來的並不是陳祖義的風流,而是緊張。
陳祖義敏銳地感覺,琉球王國的內亂與動盪,將不會止步於琉球本身,不說中山王武寧是否派遣了使臣向大明求援,就說尚巴志那不利索的手段,竟然讓汪應祖的哥哥達勃期與兒子他魯每逃了出去,逃了就逃了,至少應該派人找出來幹掉才是,可尚巴志太過心急,一心只想取首裡城。
不管是中山國還是山南國,都必然會去找大明主持公道,作為宗主國,大明也一定會力勸和平,並派遣使臣或水師維和。
必須離開這裡了,若是被大明發現自己的蹤跡,以大明水師的力量,恐怕不會再給自己一次逃脫的機會。
陳二寶站在不遠處,時不時看向陳祖義的背影,他在一連串的行動中犯下了許多錯誤,而這些錯誤打成的結,已經掛在了他的脖頸上。
想解開,????????????????難。
過於信奉兵力數量就是絕對實力,是陳祖義不惜暴露幫助武寧偷襲尚巴志的根本,他試圖透過解決尚巴志,引中山國反擊山南國,繼而統一南部,構建一個更強大的政權,繼續為自己提供庇護與資源。
可陳祖義錯誤估計了武寧的強大,也錯誤估計了尚巴志的弱小與智慧,導致局勢不可避免地走向崩潰,失去琉球庇護儼然成為現實。
如果陳祖義願意更冒險一步,取武寧而代之,雖然未必是最後的勝利者,但絕對可以在琉球能多折騰一段時間。
現在,他要撤了。
撤退就是逃跑,逃對於陳祖義來說並不是什麼陌生的事,說習以為常也不為過,問題是這一次逃與其他時候不同了。
以前逃走,大家都是為了活命,只有逃跑一個選項。可現在不一樣了,陳士良他不想逃了。陳祖義忽視了陳士良蠢蠢欲動又不可遏制的野心,將成為他離開這裡最大的障礙。
海賊返回津固島,陳祖義傳喚陳大寶,嚴肅下令:“我們必須尋覓新的落腳之地,準備撤退吧。”
陳大寶十分不甘心,焦急地指著船廠的方向:“大當家的,撤退可以,但我們需要時間啊。還有三艘船馬上就可以完工,再給匠人半個月,就半個月時間,船一定可以下海。若是現在走的話,我們的損失可就太大了。”
三艘船,足夠組成一個小型的船隊,一旦損失掉,不可謂不沉重。
陳士良見狀,跟著勸說:“父親,我認為可以緩一緩,給他們半個月時間。即使是尚巴志佔領了首裡城,他也不可能對我們構成威脅,以島上的物資儲存,足夠我們堅守半年以上。退一步說,即便是大明知曉了我們的所在,等他們得到訊息,調動水師,派遣過來,至少也得一個月。我們有足夠的時間從容撤退。”
陳三才不同意,反對道:“撤就應該乾脆利索,不拖泥帶水。事態變化太快,我們未必能掌握得住,這裡成了是非之地,還是早點離開為上。”陳祖義看向陳二寶:“你認為如何?”
陳二寶思索了下,支援陳士良:“少當家說得有道理,尚巴志沒有強大的水師,對我們沒有威脅。大明有強大的水師,但短時間內也無法抵達這裡。給船匠半個月,我們還能多收穫三艘船,日後出海也多了助力。”
陳祖義終還是點了頭,對陳大寶說:“我不管你用什麼辦法,只給你十日,十日後,我們撤退。”
十日?
陳大寶臉色有些難看,陳祖義如此著急,是感覺到了危險嗎?
陳二寶眯著眼,什麼都沒說。
自己發出訊息才幾日,此時訊息恐怕還沒有傳到接頭人手中,等訊息傳報京師,再從京師下旨調動水師,所耗費的時間絕對超出十日。
看來,等水師來是等不到了,只能依靠自己來應對了。
陳二寶暗暗吸了一口氣,篤定的眼神中透出殺機。
首裡城。
武寧睜著發紅的眼睛,看著自己所謂的忠臣良????????????????將,他們一個個都啞巴了,說不出來話,拿不出來主意了。
罷了,就這樣吧。
武寧命令林崖拼死守城,自己則回到居所,抽出劍來,斬殺了自己最喜歡的女人,然後是孩子,侍從,奴隸……
林崖守不住城,尚巴志的再次到來,吸引了周圍百姓的加入,軍民過萬的隊伍,在連續三個時辰的衝擊下,踏入了首裡城。
尚巴志實現了自己的目標,帶軍隊衝殺至王宮,看到了渾身鮮血淋漓的武寧,這個哥們也是有個性,殺掉了一干人之後想要自殺,結果發現自殺很疼,下不了手,猶猶豫豫,直至成為俘虜……
一顆人頭,一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