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兩根繩索(第1/2頁)
章節報錯
王仲和是一個有心機的人,識人無數,可他也太過自傲與自負,在對局勢的判斷上不是依賴於清晰而客觀的情報,而是依賴直覺與情感的判斷。
終究是個文臣,趨向於感性。
相信盧俊生、梁玉華不會背叛自己,這是王仲和安心走入建陽城的前提,而這個前提恰恰是沒有遮蓋的翁口。
建陽城內已是戒嚴,道路上沒有行人,沿街店鋪與民居都緊閉房門,至於有沒有人躲在門板後面眯著眼看,藏在窗戶一側小心翼翼地窺視,那就不是盧俊生需要考慮的事了。
王仲和對這一幕很是滿意,說明盧俊生、梁玉華徹底掌控了建陽城,只要百姓不混亂,都各自藏在家裡,就沒有任何反抗之力。
趙志見王仲和、郭青等人心情不錯,在抵達府衙外時,提議道:“府衙容納不了多少軍士,在西側百步外有一戶大宅,我們已搶了過來,是否可以安排軍士暫且安頓下來,吃些酒肉休整,由將官帶人去盤查、清點與????????????????搬運錢財、奇珍?”
郭青看了看身後,三千人要都去了府衙,估計要擠個水洩不通,便點頭說:“杜大成帶二百軍士入府衙搬財物,李維明帶人跟著我們,其他人暫去大宅中休整,錢尺,你負責約束好軍士。”
杜大成等人答應。
郭青沒有疏於防備,李維明是郭青的心腹,一名悍勇之將,能夠以一敵十,在建寧衛中擔任千戶,能力不凡。
“走吧,讓我們看看鬱新的嘴臉!”
王仲和率先入府衙。
盧俊生在一旁跟著,梁玉華看了一眼盛雲埔,盛雲埔不著痕跡地點了點頭,就引著杜大成前往府衙庫房方向。
府衙後堂。
鬱新聽到動靜,緩緩抬起頭來,見盧俊生等人走了進來,掙扎著身上的繩索,破口大罵:“盧俊生,你如此對待朝廷巡撫,就不怕天子發雷霆之怒,滅你滿門?”
盧俊生冷哼一聲,也不搭話,對王仲和、郭青說:“鬱新這廝嘴巴不乾淨,要不拿刀子割了他的舌頭,也好圖個肅靜!”
王仲和上前打量著鬱新,嘖嘖兩聲:“割了他的舌頭,豈不是少了諸多樂趣?鬱新,鬱巡撫,呵呵,你想不到會有今日吧?”
鬱新盯著王仲和,憤然喊起:“你就是福建布政使王仲和,好啊,你們竟敢沆瀣一氣,狼狽為奸,對抗朝廷,不出十日,訊息必會傳至京師,到時大軍發來,我看你們誰還有活路!”
王仲和哈哈大笑:“活路,我們想要活路真的難嗎?這裡是福建,出了建江就是大海,茫茫大海之上,誰能找到我們的蹤跡?”
“大海?你竟然妄想逃向大海?哈哈,可笑至極。”
鬱新大笑起來。
王仲和冷厲起來,怒喝:“你一個階下囚也敢笑我?”
鬱新掙了掙身上的繩子,怒視王仲和:“我笑你不識抬舉!王仲和,你算是一個有能力的人,只不過你將自己的能力用在了結黨營私之上,你的掌控欲太強了,但你忘記了,你只是一介布政使,不是巡撫,不是藩王,更不是皇帝!”
“若你勤勉為政,為百姓做事,依靠著泉州港、太平港,憑著航海貿易,不出五年,你定會調入京師,擔任一部尚書,可你呢,偏偏要與朝廷為敵!王仲和,現在你束手就擒,伏拜天子請罪,尚可給家人留一條活路,若是執迷不悟,你和你的家人都將梟首於市!”
王仲和自然知道,造反不同於其他罪行,其他罪行大不了一個腦袋抗了,可造反,需要一堆腦袋來抗。
但,已無退路!
王仲和坐了下來,看著落魄的鬱新:“你知不知道我為何要結黨,為何要造反?是因為建文皇帝,是因為朱允炆不公,偏心!”
鬱新呵斥:“天子乃為君父,你爹偏心,你還敢打你爹不成?大明立國以仁孝,你既已造反,君臣仁義已斷,又無孝敬之心,是一不仁不孝之徒!”
王????????????????仲和呸了一口唾沫:“天子不公,我公!那些軍士們為何效忠於我,那些官員們為何效忠於我,是因為我比朱允炆更公平,更在乎他們!”
鬱新冷笑不已:“王仲和,非要為了一己之私找那麼多借口與託詞嗎?你公平,可笑,你所謂的公平都是建立在剝奪、掠奪百姓、商人身上,你對官員公平了,你對百姓的公平又在哪裡?你對商人的公平又在哪裡?”
“擅自更改朝廷文書,加徵稅目,你這是公平嗎?不,你是自私,是自利!你敢說把收來的財富都公平得給了其他人?十成財富,你一個人拿走了幾成?是四成還是六成?一個無恥之人,也妄談公平,你實在是太虛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