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二章 煙柱,匯合的訊號(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是一個很用心的船長,他用自己的能力、體貼、關懷,贏得了所有人的尊重。
王景弘看著前方茫茫大海,突然之間發現了什麼,剛想說話,瞭望塔上就傳出聲音:“看到煙柱了,西南方向!”
煙柱?!
王景弘渾身一震,剛想拿起望遠鏡,又放了下去,我的乖乖,真是煙柱,這玩意直連線天際,還用什麼望遠鏡,肉眼都可以看到!
“一定是有人抵達了南美洲大陸,在給我們發訊號,傳令,朝著煙柱的方向,全力前進!”
王景弘不知道是誰先抵達了南美洲大陸,但可以肯定,如此規模的煙柱,無論是不是大明水師,都說明那裡有大陸!
如此龐大的煙柱,不可能在大海上升起,就是把整個寶船點燃了,也未必能有如此巨大的煙柱。
大陸!
那裡一定有大陸!
看到煙柱的不止是王景弘,還有脫離馬尾藻海南下的張玉水師,張玉有些捶胸頓足,作為第一批出航的船隊,卻因為偏航,導致自己沒有成為發現南美洲大陸的第一人!
煙柱持續燃燒,哪怕是暴雨下來,也沒有徹底澆滅,反而火勢越燒越大,到了後面,駱冠英乾脆清理了一小片森林,開闢出一片安全區域之後,一把火給燒了。
森林火災的煙柱高度,可比燒木頭的煙柱高度要高得多,在樹木、樹幹、樹葉的燃燒之下,煙柱甚至可以達數百里!
大明來到南美洲,還沒有帶來文明,倒先點了幾把火……
為了傳訊大明水師,駱冠英甚至命令軍士臨時打造了一座木船,船很大,不講究什麼結實不結實,只要求裝載更多的木頭,然後點燃推入大海里,讓船隻順入海口位置向西,希望船隻的煙柱可以吸引到其他人。
遠在南美洲大陸六百里之外的鄭和船隊,也看到了巨大的沖天煙柱,雖然不是太清晰,但足以讓鄭和判斷:
大明水師抵達了南美洲大陸!
鄭和當即下令:“全力前進!”
一支支水師船隊開始朝著南美洲亞馬遜流域方向集結,而在水師集結的同時,朱棣帶領的徵西大軍已路過滁州,抵達了長江以北的江浦渡口。
為了迎接朱棣、徐輝祖等一干功臣歸來,朱允炆命令閉門思過的梅殷代表自己,與李堅、鐵鉉、內閣大臣解縉一起,至長江岸邊先行迎接,並商議入城事宜。
梅殷拿出朱允炆的聖旨,朱棣、徐輝祖、楊榮、劉儁等一干人紛紛行禮。
聖旨的內容很簡短,即不涉及實質性的獎賞,也沒有浮誇的辭藻,就尋常的兩句話:“西征大勝,你們皆是英雄。朕待你們入城,讓我們君臣不醉不歸!”
朱棣、徐輝祖、楊榮等人心頭很熱。
朱允炆雖然沒有說什麼,卻可以感覺的到,他很是高興,對西征戰果很是滿意。
梅殷看著朱棣等人,笑著說:“皇上盼望你們回來,已經盼了許久了啊,每日詢問你們到了哪裡,現在好了,再過幾日,便可入城了。”
朱棣、徐輝祖等人也清楚,大軍已經抵達了江浦渡口,近十萬京軍加上一大批俘虜,想要過長江,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
何況渡口處,根本就不見寶船的蹤影。但朱棣可以肯定,寶船不是在江浦上游就是在江浦下游,絕不會不在京師附近。
十幾萬軍隊啊,朱允炆不可能毫無警惕與提防。
現在參與擺渡軍士的,都是大福船,甚至連個炮都沒有,這就已經很說明問題了。而且梅殷、鐵鉉與自己說完話之後,就立馬去找了大督官,命令大督官宣傳入京領取賞賜,前途無限,帶封賞闔家團圓,光宗耀祖之類的,這些動作,朱棣都清楚,但也沒說什麼,他們是為了在穩住軍心,是為了避免京軍出現騷亂或叛亂。
但兵部、五軍都督府的這些舉動都是多餘的,朱棣為了自汙,連哈密王脫脫都幹掉了,這一路上,更是不處理軍務,全權交給了徐輝祖、楊榮、劉儁等人處理,就是為了證明自己沒有任何反意。
再說了,索靖等偵察兵、薛夏等安全域性的人,都混在軍營之中,軍隊調動,將領與會,他們都會管,就連朱棣找自己的兒子朱高煦聊個天,都被人給偷窺了,在這種情況下,想要辦點事,實在是太難。
眼下軍士都渴望回到京師領取賞賜,與家人團員,誰還有心情做“造反”這種殺頭滅全家的事。
梅殷笑呵呵地走到朱棣身旁,解釋了句:“這些事你也莫要怪皇上,是我們這些當臣子要做的。你還不知道吧,皇上已經命朱高熾進入戶部,充任戶部司主事了。”
“啥?”
朱棣屬實不知道,這一路上為了避嫌,朱棣除了朱允炆的文書,京師裡的其他文書看都沒看,甚至都不允許任何人傳報,朱高熾的信,自然也被擋了。
自己的胖兒子竟然當官了?
這是什麼操作?
朱棣隱約感覺到,朱允炆可能沒辦法封賞自己,畢竟藩王本身都到頭了,封無可封,他最大的可能就是效仿老朱,誇一頓,賞一頓飯,然後,那啥,回家睡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