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四章 庫頁島(第2/2頁)
章節報錯
朱允炆秉持著寬仁,但這些人根本不想要大明的寬仁,他們想要自由。但這個世界的法則是,沒有絕對的自由,只有絕對的死亡。
“命,仍舊以建州女真為主,清理自阿速江衛向東地界,直抵鯨海(日本海)!擇機再解決三至五個女真部落,招撫跟進,力求於今冬或八年春,實現鐵嶺至鯨海一帶女真部落的全面控制,宜再設三至五個衛所,具體事宜可與遼東都司商議。”
朱允炆擬好文書,封好之後,命安全域性速傳東北紀綱,同時傳召王綏。
沒有人知道朱允炆與王綏說了什麼,只知道王綏翌日就離開了京師,帶了幾個人就奔赴東北。
朱允炆看著東北輿圖,手指點在了鯨海位置,緩緩上移,最終落在一個島上,這個島,有很多名字,苦葉、苦兀、骨嵬或黑龍,滿語名為薩哈林島,後世人命名為庫頁島。
這是一個歷史的遺憾,作為曾經中國最大的島嶼(比灣灣大兩倍),後成為了毛子的地盤,不能說不令人痛心。
很多人認為庫頁島(明朝叫薩哈林島,為方便識別這裡用庫頁島暫代)歸入中原統治是清廷的事,呵,那是胡扯。
早在唐代時期,庫頁島上的郡利、窟說、莫曳皆等部,便臣服唐朝。開元十三年,唐廷在黑龍江下游地區置黑水都督府,統治包括庫頁島等黑龍江下游廣大地區。
遼金時期,庫頁島先後被遼金兩國所控,遼時,設五國部節度使管轄,金時,由金廷直接控制。
金國末年,宋金元三國時常發生戰爭,金廷已無精力再去對庫頁島進行直接的控制,故而金末庫頁島漸漸脫離中原的控制。
至元朝時期,元廷為重新控制庫頁島,多次對庫頁島用兵,最終招撫了島骨鬼等部。後置徵東元帥府,對黑龍江下游及庫頁島等地進行實際控制。
在元朝被打成北元,在韃靼、瓦剌跑到草原上之後,朱元璋經略東北,採取羈縻之策,實事求是地說,並沒有實際控制庫頁島,明廷的旨意在庫頁島沒有任何效力。
朱允炆決定收回庫頁島,並讓這裡成為大明固有的版圖。
庫頁島的位置很不錯,東面隔著韃靼海峽與大陸相對,而南面,則是宗谷海峽,過了宗谷海峽,就是倭國北海道島。
控制庫頁島,對於日後進取倭國是有幫助的。
倭國骨子裡帶著原罪,為了避免他們罪惡的血再一次滴在中華大地上,朱允炆想讓他們的血直接淌盡在四島之上。
而對倭國的戰爭,如果只是依靠水師從一面或兩面突破,必是耗時耗力,還可能會因為後勤補給跟不上,被倭國拖入長期作戰,反而不利。
若真的發動對倭國的全面戰爭,朱允炆絕不會只從一路進攻,對馬島是一個跳板,琉球群島是一個跳板,這庫頁島也是一個跳板!
但現在還遠不是對付倭國的時候,鄭和的主力還沒有回來,大明水師至今沒有恢復到建文五年的水平,而蒸汽戰船還在摸索與改良之中,想要大規模武裝與使用還需要時間。
長嘆!
朱允炆只能將目光從庫頁島收回,看向東北,將注意力放在收拾建州女真、海西女真與野人女真身上。
建州女真在東北的南部,海西女真在東北的中部,而野人女真,則在東北的北部,也是庫頁島所在的區域。
想要控制庫頁島,必須先控制野人女真。想要控制野人女真,又必須先解決海西女真。
問題回來了,朝廷唯一能做的,只能是鞏固建州女真所在的區域,再徹底控制局勢之上,再行北上……
朱允炆不希望在對付海西女真的時候,建州女真背刺大明,要控制,就徹徹底底,完完整整,瓦解建州女真的戰鬥力,讓其真正臣服大明。
兵力!
朱允炆拿起高巍的奏摺,東北的兵力是不足的,遼東都司的兵力不能一直抽向東北。
“朝廷竟然到了增兵的地步……”
朱允炆有些嘆息。
近年來,朝廷一直在精簡衛所,並積極打破軍戶制,將募兵制引入衛所之中。
受益於新軍之策,加之高標準的把關,大明衛所與軍士數量雖有所減少,但整體戰鬥力卻大為增強。
現在,大明內外衛所三百個,守禦千戶所六十個,兵力一百七十五萬餘,但這個數量,依舊讓朱允炆感覺有些捉襟見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