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七章 少年志(第2/2頁)
章節報錯
陳力、陳樹連忙答道:「定不忘今日之志。」
朱允炆微微點了點頭,看向陳木、崔娘,笑著說:「聽聞你們入京師時遇到了一些麻煩,有沒有對京師失望?」
陳木、崔娘沒想到訊息傳的如此之快,侷促地不知如何回答。
陳餘聽聞,很是擔憂,拉著崔孃的胳膊問:「遇到什麼麻煩?」
崔娘不知如何解釋,黃二月在一旁說:「沒什麼大事,只不過是馬伕不講信用罷了,事情已經解決了。」
「對,幸虧這位黃公子相助。」
崔娘感謝道。
陳餘看了一眼黃二月,便對朱允炆說:「我就說,這幾年商業太活躍,人心不古,皇上就應該好好整頓整頓,免得他日微服私訪,被人坐地起價……」
陳木、崔娘很是緊張地看著陳餘,如此大膽地對皇上說話,當真沒問題嗎?
朱允炆並沒有動怒,反而是認真地點頭:「你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這幾年商業發展太快,人心逐利,不少商人喪盡天良,前段時間江蘇還出了一個錦雞案……」
「何為錦雞案?」
陳木問。
楊士奇解釋道:「商人販賣錦雞,售價八兩銀子。蘇州一戶陳氏百姓家,因父親得有血痔,特意買來錦雞醫治。可誰知買到家之後,卻發現錦雞掉色,長長的尾巴也是插上去的,本就是一隻老母雞,找商人不得,便告了官。」
「太可惡了!」
陳木、崔娘等人氣呼呼地說。
要知道八兩銀子對尋常百姓家可不是小數目,說不得是人家多年辛辛苦苦的積蓄。結果一朝被人騙空,不知如何能承受得起。
朱允炆看向楊士奇:「商業要發展,人心不能亂。內閣需要和戶部、禮部商議對策,務必加大懲罰失信、欺詐交易力度。若嚴重失信,則取締其商貿憑證,不準其再次取得經商許可。」
楊士奇答應下來:「是時候整頓整頓了,務必讓商人做到最基礎的誠信。」
朱允炆嚴肅地說:「若喪失誠信,喪失基本的信任,那商業又從何發展?這件事應該作為明年的開年之事,不可拖延。」
「臣領旨。」
楊士奇應下。
朱允炆來這裡,自然不只是考校陳力、陳樹兩個孩子,看向陳木、崔娘:「聽你們來了,陳餘想來是很高興
的,但朕等不及你們敘舊啊,先陪朕說說北平營造新都的情況,北平的奏報難免避重就輕,刪減太多,朕盼著你們說說實情。」
陳餘笑著說:「那我去吩咐人準備酒菜。」
朱允炆看著離去的陳餘,對陳木、崔娘說:「你們有個能幹的好女兒啊,當然,黃二月也是不錯的。」
黃二月臉頓時紅了起來,連忙說:「我還是先走了……」
「留下吧,又不是第一次在迎春暖爐閣吃飯。」
朱允炆走向房屋。
陳木、崔娘彼此看了看,這一路之上還在擔憂女兒的婚事,現在看來,女兒本身就有中意的人了,黃二月這個小夥子很是精神,做事有條理,聽說是書局的管事,多少還是配得上自家女兒……
北平營造新都,並非是一帆風順。
平時都有三十萬民力在做工,難免會出現管理上的不足。比如打著官府的旗號,徵調百姓家宅,仗著營造新都的匠人身份,就敢白吃白喝,還有一些小官員賒了百姓家不少賬,賴著硬是不還,百姓只能忍氣吞聲……
而這些事,姚廣孝等人統攬大局,很難看得到,也很難管得到。可偏偏就是這種細微的事,最是傷民心、損民意。
朱允炆需要御史的報告,更需要百姓自己說說。御史也好,其他官員也罷,總有維護自身利益的時候,百姓也想維護自身利益,可他們是弱勢一方,連說話的機會都沒有。
一樁樁事被講述出來,伴隨著悲傷的控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