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霖剛想問為什麼一個劉寡婦會跑到國公府邸,忽然想起,榮國公不就是梅殷,梅殷的老婆不就是寧國公主……

翌日,清晨。

在天尚未亮的時候,一隊隊船便停靠到了長江岸邊,隨後透過勘驗、檢查,傅霖、傅安一行人在車隊的護送下,緩緩接近了正陽門。

似乎一切如同是被設計好的,當太陽剛剛冒出一半的時候,朱允炆便走出了正陽門,而使團隊伍也已到了。

太陽直接跳了出來,想看個熱鬧。

沿途無數百姓夾道歡迎,喊著“傅蘇武”的名字,甚至還有人在撒梅花瓣……

陳性善主持禮部,原本想著自己至城門外接傅安,然後引至奉天殿,可誰知朱允炆安排瞭如此大的陣勢,不僅親自來了,還帶來了滿朝文武。

傅霖、王全臻作為建文使臣,又是奉命出行在外,只能率先上前。

朱允炆欣慰地看著傅霖、王全臻等人:“你們在西域做了不少有利於大軍的事,也鼓舞了無數軍士作戰的勇氣,是有功勞的,辛苦了,且先退下,讓朕先看一看傅蘇武等人。”

“臣傅安(郭驥……)拜見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傅安等人行禮。

朱允炆上前,攙起傅安,打量著滄桑與老態,不由開口:“辛苦了,傅安,諸位,你們為了大明出使,卻遭帖木兒九年羈押,現在你們終於回家了,朕在這裡要感謝你們,感謝你們為大明付出的生命與歲月,感謝你們不辱使命,忠貞不二,感謝你們活著回來,朕才沒有大遺憾!”

三聲感謝,發自肺腑!

傅安無法想象,堂堂一國之君竟然感謝自己一個並不起眼的使臣,九年的委屈,九年的孤獨,九年的黑暗,終徹底消散!

“皇上!”

傅安痛哭不已。

郭驥、孫良等人也感動至極,垂類不已。

朱允炆拉著傅安的手,說:“朕還要說的是,你們是大明的功臣。你們堅貞不屈的精神,每一人都值得學習!今日回家,朕很高興,且隨我入宮,暢飲如何?”

“臣領旨。”

“走!”

朱允炆沒有鬆開傅安的手,從正陽門一直到午門,再到奉天殿,直至落座,才鬆開。

如此一幕被所有官員看到,也被無數百姓看到。

朱允炆在給這個世界傳遞一個訊號:自己器重的,信賴的,如此禮遇的,是堅貞不屈,忠誠不二,生死不悔,為國為事的人!

榜樣,樹立一個榜樣,才有無數個人跟隨。

朱允炆安排酒宴,好言安撫,聽聞傅安、郭驥等人被羈留時的事,不少官員聽聞之後才覺得帖木兒死得太容易了,就應該多殺他幾次,一千多人的使團隊伍,只回來了四十多個啊……

一個時辰,酒宴正酣。

朱允炆笑著問:“聽聞傅蘇武對帖木兒帝國瞭解頗多,你認為帖木兒死後,哈里當真有能力控制局勢嗎?若是帖木兒帝國一朝崩潰,對大明控制西域多少還是有些威脅。”

傅安連忙回:“皇上,臣以為哈里可以控制局面,至少三五年沒有問題。”

“哦,如此篤定?”

朱允炆問。

傅安凝重地點了點頭:“帖木兒最器重的孫子只有兩個,穆罕穆德與哈里,如今穆罕默德沒了,就只能是哈里了,這是帖木兒帝國內部的一個共識。何況哈里沒有叔叔了啊……”

朱允炆明白了。

歷史上的建文帝為啥當了幾年沒了皇位,原因是他有叔叔,而且不少,還挺能幹。但哈里就不一樣了,他即沒了爺爺,也沒了爹,還沒了叔叔,連最能威脅他位置的哥哥都沒了,雖然他還有幾個弟弟,一些名宿老人,但沒有誰可以在短時間內取代哈里。

朱允炆不希望哈里回去就掛了,且不說他會不會履行協議送來銀兩,就是一個穩定的帖木兒帝國對西域的商貿也是有好處的,對西域的穩定也是有好處的。

在哈里坐穩位置之後,其他弟弟會不會看不慣他的所作所為,一些人會不會離心離德,這都是後事,現在最緊要的,是藉助絲綢之路把西域軍士用糧問題給解決了。

朱允炆很是滿意傅安的分析,繼而問:“西域初定,但尚未完全歸順,朝廷希望能設定三司直接控制西域,不再施以羈縻之策,徒留禍患之源,你們以為如何?”

傅安起身,肅然道:“如此,臣即便是再被羈留九年,也心甘情願!”

朱允炆抬手,示意傅安坐下:“再羈留九年?呵,朕可不會容忍任何人再羈留大明的使臣了。帖木兒死了,是他應有的下場。誰想要步他後塵,朕不介意送他一程。”

傅安感覺到一股霸氣,威嚴中透著剛強,不可戰勝,這就是現在大明天子的威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