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都剌!

帖木兒臉色很是難看,那裡是哈里失敗的地方,大明在取勝之後,沒有大舉西進,反而留在了昌都剌,想要將那裡作為最終決戰的戰場!

好,很好!

既然你朱棣想要在那裡決戰,那我就去會會你!讓你知道,打敗哈里只不過是你的僥倖,不是你真有本事!

霍鄰也曾疑惑,既然消滅了哈里的四萬精銳,朱棣就應該乘勝追擊,收回失去的諸多城鎮,將戰線向西推進,最好是向西個六百餘里,將主力擺放在庫爾喀拉烏蘇城,那裡水網密佈,河道較多,不利騎兵。

可自己“英明”的建議卻遭到了無情的拒絕,連聰慧的楊榮、大儒郭三省都不支援,宣青書還說自己聰明反被聰明誤。

後來將此事說給大督官王景彰,王景彰才告訴了自己朱棣的考慮。

朱棣也不是沒想過將主力放在庫爾喀拉烏蘇城,可問題是每向西前進一百里,大明軍隊的後勤線就會延長一百里,而這一百里的距離,是需要無數百姓用兩日時間來彌補的。若向西六百多里,後勤就會延長十幾日的時間,而且還增加了諸多變數與風險。

反之,駐紮在昌都剌,背靠委魯母城,則可以降低後勤壓力,以逸待勞,且昌都剌處在東西通道之上,南北通道又相對狹窄,大明完全有能力控制這附近的通道,不需要擔心帖木兒的騎兵機動到軍隊的背後去。

此外,此時已經入冬了,天真的很冷,頂風行軍,有損士氣,萬一路上遭遇暴風雪,還可能會折損一批軍士,斷絕後勤,將軍隊葬送在庫爾喀拉烏蘇城。

霍鄰才清楚,軍略考慮的遠遠不是軍事作戰一個方面,必須考慮天氣、地形、後勤、士氣、意外等等。軍略是複雜的,不是單純的作戰一個因素。

最主要的是,大明駐紮在昌都剌,帖木兒卻不能一直駐紮在亦力把裡城,他是一個進攻者,而且還是一個遭遇了先鋒敗落的進攻者,他的目標是征服大明,這決定了他不可能一直乾耗著。

加上沈宸等人的行動,帖木兒已經不太可能短時間內解決所有軍士長期的糧草問題了,他急切地需要打敗大明,拿走大明的物資,甚至還可能會進入吐魯番、哈密、別失八里,搶掠供應他們使用的一切物資。

一旦帖木兒東進,他的後勤將會變得尤為薄弱,即便他隨軍帶了一個多月的軍需用度,他也需要千里行軍,一點點消磨軍隊的銳氣。

此消彼長之下,大明將更有希望、以更低的代價打敗帖木兒!

帖木兒冷冷看著霍鄰,問道:“如此說來,你們已經做好了與我戰鬥的準備?”

霍鄰毫不畏懼地回道:“我們不僅做好了戰鬥的準備,還做好了戰勝之後的準備。不過我倒是想以個人的名義建議蘇丹,千萬不要去昌都剌,因為我們大明將會消滅哈里的軍隊9一樣,徹底消滅蘇丹的軍隊,到時候,在座的每一位,都將回不到撒馬爾罕。”

“放肆!”

米蘭沙暴怒,站出來指著霍鄰:“大明實在是太猖狂了!”

霍鄰冷對:“勝利者的猖狂,總好過失敗者的哭泣,你有多少滴眼淚,到時候大明會幫著你數清楚。”

米蘭沙第一次被人如此羞辱,恨不得衝上去砍死霍鄰。

帖木兒呵斥道:“下去!大明的人猖狂是猖狂了一點,但話說的沒錯,勝利者是有資格猖狂的。小子,你叫什麼名字?”

“大明,霍鄰!”

帖木兒看著意氣風發的霍鄰,呵呵點了點頭:“在打敗大明的軍隊之後,我會留下你的性命,讓你一直哭,哭到死為止。”

霍鄰不以為意:“既然蘇丹如此客氣,那我回去之後,會打一副棺材,當做禮物送給蘇丹。若蘇丹不死,也可以臨時躺上一躺,有個住處。”

帖木兒被氣笑了,不再理會霍鄰,而是看向傅霖,指了指一旁的文書:“你們的大將軍提議用哈里換走為我扣押多年的大明使臣,這件事我答應了。”

“蘇丹!”

米蘭沙著急起來,哈里已經沒有存在的價值了,讓他回來,反而多出許多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