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三章 備戰,決戰帖木兒(一更)(第2/2頁)
章節報錯
陳茂看了看遠空,感嘆道:“無論如何,阿拉山口都是一個戰略要地,作為東西門戶,我們想要控制西域,就必須牢牢控制住它。”
毛整跺了跺腳,這裡天氣太冷,為了躲避帖木兒的軍隊跑到山中,這裡更是陰冷,眼見對方撤走了,便說道:“等打敗了帖木兒,咱們就給皇上寫封奏疏,言明阿拉山口的重要性,給朝廷要一批水泥過來,將這二十里的山口給修上一堵城牆,中間設一個城關,誰想打這裡過,不留下買路錢可不行。”
蔡熊英咳嗦起來,大哥,你是大明軍士,不是土匪啊……
“我們下山吧,這裡太冷了。”
陳茂感覺自己的雙手都快沒知覺了。
毛整擺了擺手:“再等兩日,讓軍士們找個避風口好好休息,千萬別凍壞了,我可不想砍掉他們的手或腳。”
陳茂、蔡熊英很想離開,可又不得不聽從毛整的命令。
事實證明,毛整是對的,米蘭沙是一個狡猾的獵物,他並沒有真正撤退,而是在撤離一日之後,殺了一個回馬槍,再次突入阿拉山口。
陳茂驚出一身冷汗,蔡熊英也不由的打哆嗦,真要是下去了,還不被米蘭沙給包了。
對這一幕毛整並不感到驚訝,早在大寧附近戍邊的時候,就經常看到這一套把戲,他們會將騎兵的機動性發揮到極致,打完一次,還能再來一次,看似向東面撤退了,很可能神不知鬼不覺出現在背後。
米蘭沙試探了三次之後,確定阿拉山口沒有大明軍士,這才真正撤回孛羅城,而此時帖木兒已帶軍隊前往庫爾喀拉烏蘇城。
帖木兒的行動並不慢,但也談不上快,每日百餘里,抵達庫爾喀拉烏蘇城就花費了五日,之後駐留庫爾喀拉烏蘇城,派遣沙哈魯、蓋蘇耶丁各帶兩萬騎兵前往石城,整個過程中沒有遭遇任何抵抗,空無一人的石城落入帖木兒大軍手中。
十月二十日,帖木兒帶全部主力抵達了石城,隔著三百里的荒原與昌都剌的明朝大軍遙遙相對。
明軍帥帳。
朱棣坐在火盆旁,烤著雙手,深邃的雙眼看著橘黃的火。
宋晟走了進來,對朱棣道:“安全域性、偵察兵奏報,帖木兒全部主力已進入石城,合計十五萬大軍。只不過……”
“不過什麼?”
朱棣平靜地問。
宋晟笑道:“只不過石城的水源可不如庫爾喀拉烏蘇城豐富,不夠他們十五萬大軍用的,聽說帖木兒正在派人到處打坎兒井。”
朱棣眼神一亮,示意宋晟坐下:“看來帖木兒還是有些謹慎啊,他並不打算倉促作戰,而是先看看形勢。不過這樣也好,他來一趟,給大明留下一堆坎兒井也是好的。”
宋晟點頭:“還有一個訊息,帖木兒打算在兩軍中線,即一百五十里處放回使臣,換回哈里,具體文書還沒有送過來。”
朱棣沉默了會,問道:“沒有提巴啟山、卡拉奇等人?”
宋晟搖頭。
不說帖木兒知不知道這些人還活著,即便是知道,也不會在乎他們的死活,這些失敗者在帖木兒眼中已經沒了價值。
朱棣起身,拿過輿圖看了看:“一百五十里,說遠不遠,說近不近。在那裡換俘,對帖木兒有利,對我們不利啊。”
隔著一百五十里,大明主力想要救援根本來不及,若貿然帶主力前往,那目前所有的佈置都需要重新來過,也不符合昌都剌決戰的戰略安排。
朱棣面色變得凝重起來:“等等文書吧,想要換俘虜,就不能帶太多人去。先傳下命令,自今日起加強戒備,所有軍士做好戰鬥準備,安排好防務,提防帖木兒軍隊劫營。若有人擅自脫離指揮位置,讓對方突入中軍,指揮與副官斬。”
宋晟明白這一戰的重要性,也清楚絕不容有失。大明能不能站穩西域,就看這一戰了。解決了帖木兒,西域至少能有三十年的太平!
明軍經過了二十幾日的休整與鍛鍊,軍隊的氣質變得更為沉穩與厚重。
戰爭的慘烈,生命的戛然而止,滿是鮮血的大地,殘肢斷臂的修羅場,給了無數新兵噩夢。但與此同時,同生共死的豪情,殺敵立功的熱烈,保家衛國的激昂,開疆拓土的偉業,捨生求死、直面死亡的震懾,也讓所有軍士得到了蛻變與成長。
這是戰場,身後是父母、妻兒,身前是戰馬,是騎兵,是敵人,而身旁,則是兄弟,是戰友,是大明永不褪色的日月旗!
戰爭是殘酷,贏得戰爭卻是軍士最大的光榮。
戰爭如地獄,大明軍士願意從地獄裡殺出一個火紅的人間!
備戰,決戰帖木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