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常沒有接受朱棣的好意:「大將軍,今日需要檢查軍士傷口,我需要在場。這對於研究傷口癒合極是重要,醫學院與太醫院都在等著我的文書。」

多大的傷口,縫合效果如何,消毒之後傷口是否感染,癒合速度,有沒有其他病症,都需要記錄下來,作為後續醫學研究的材料。

朱棣看著陳常等人,搖了搖頭:「你們是越來越厲害了,我可是聽說了,醫學院還在研究一種以命換命術,可是真的?」

周圍的軍士瞪大眼,這種神仙法術竟也有得研究?

以命換命?

大明子民都是自己的兄弟姐妹,自然是不好換的,但抓幾個俘虜,是不是以後自己也不用死了?

陳常白了一眼朱棣:「大將軍說笑了,這世上哪裡有以命換命的事。不過皇上說起過,人身上流淌的血液有幾類,如果血型相同,可以抽取一個人輸給另一個失血過多的人,便可以人救回來。不過這種學問醫學院也好,太醫院也好,都沒有半點頭緒,我們並不知道如何判定血型是否相同,而且如何抽血、輸血,我們也沒有工具……」

朱棣雙目炯炯,起身道:「你們一定要研究出來,皇上說有,那一定是有的!」

陳常沒有反駁朱棣,雖然朱允炆一些話很多時候都聽不懂,但醫學越來越研究,朱允炆的話一個個在得到驗證,事實證明,他是對的。

雖然目前還找不到血液的秘密,也找不到輸血的工具,但醫學院已經在秘密研究了,一旦有了成果,將是改變醫學歷史的大事件!

朱棣相信朱允炆掌握著一些未知的事,他總是能洞察到未曾發生卻即將發生的事,他可以看到很遠之後,他的主張、見解、施政、發明等等,都證明了他卓越而非凡的智慧。

他說能輸血救人,那一定能。

朱棣深信不疑。

安撫、探訪重傷病之後,

朱棣又帶人去看望輕傷兵,鼓舞士氣。

離開傷兵營之後,朱棣對徐輝祖、宋晟、楊榮等人說:「動用了諸多手段,對付哈里四萬騎兵,我們就減員六千多軍士,若是帖木兒再帶十五萬大軍而來,我們又要戰損多少?兵練過了,慘烈的戰場他們也見識了,是時候拿出所有的力量,對付帖木兒了!」

徐輝祖露出了猙獰的面容:「無論帖木兒帶多少人來,我們都要讓他有來無回!只不過對付哈里,我們多少有些取巧,吃他大意。帖木兒恐怕不會讓輕易出手,也不會分兵太多。若他一直耗著我們,我們會很難。」

宋晟凝重地點了點頭。

帖木兒兵力眾多,想要打敗他並不容易,一旦陷入長期作戰,這對大明來說並不利。而且冬日即將到來,嚴寒也是一個問題。

聽說這裡最冷的時候,一場雪下來,就足以將牛羊馬人一起凍死。若是在嚴寒之日作戰,那軍士凍傷的數量怕不在少數。

朱棣目光看向西方,嚴肅地說:「帖木兒不會與我們長期作戰的,他一定會想盡辦法,儘早與我們決戰。」

「為何?」

宋晟不解。

帖木兒雖然損失了先鋒軍,但主體兵力並沒有折損太多,數量依舊龐大,戰力依舊很強,他完全沒有必要冒險,過早尋找明軍進行決戰,可以徐徐作戰,一點一點的蠶食大明軍士的力量。

徐輝祖想了想,贊同道:「沒錯,帖木兒不會與我們打長久戰。」

朱棣笑了,看了看徐輝祖,他確實是一個優秀的將領,經過這一次戰場的磨練,也應該可以獨當一面了。

面對宋晟的追問,徐輝祖笑著說:「因為帖木兒失敗了一次,而且還是慘烈的失敗,他急著需要證明自己的強大與不可戰爭。無論他想還是不想,都會投入最精銳的力量,在開戰之初就打一次勝仗,重振軍威。0」

宋晟想了想,確實也是這個道理。

孫子都人給俘虜了,還折損了四萬精銳,沒跑出去一個,說出去都丟人。帖木兒如此英明神武,多少年沒吃過這樣的敗仗了,他習慣了勝利,也將重新用一場勝利來告訴所有人,他是真的戰無不勝。

「這是我們的機會。」

宋晟瞭然,笑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