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端流轉,遒勁剛勁,力透紙背!

朱允炆提筆,將毛筆一端輕輕擱置在硯臺之上。

解縉看著朱允炆的文墨,不由眼前一亮,讚歎:「好一句「追漢唐之湯湯,興華夏之泱泱」,皇上志在高遠,乃是大明子民之福。」

鬱新鄙視了一眼奉承的解縉,進言道:「皇上苦心練字,可是想要效仿宋徽宗,自成一家?」

解縉臉色一變,就連一旁的楊士奇、夏元吉、梅殷、鐵鉉等人也感覺鬱新的話有些過分,誰不知道宋徽宗什麼貨色,什麼結局,朱允炆不過練了半個月的字,你至於把兩個人比對在一起嗎?

朱允炆看了一眼鬱新,並沒有呵斥,而是搖了搖頭,嘆道:「西域之事未定,朕難以安心。舞文弄墨,不過是求個心靜。既然你們都在,就說說西域之事吧。」

「昨日的西征是文書你們也看過了,帖木兒的先鋒軍攻破了亦力把裡城,沙米查干被我軍俘虜於阿拉山口,哈里趁勝進入天山以北。燕王佈陣昌都剌,其與哈里的對決到今日也該落下帷幕,分出勝負了吧?」

鐵鉉也有些隱憂,但面對朱允炆,卻不得不說:「皇上,燕王善戰,統軍經驗豐富,又有十萬京軍,五萬邊軍,隨行之中更是猛將如雲,定能一戰滅哈里。」

梅殷不敢說出如此豪情壯志的話,自接手五軍都督府之後,梅殷才深入瞭解了帖木兒是一個怎麼樣的人,瞭解到了其真正的強大,朱棣到底能不能打敗帖木兒,打敗帖木兒的先鋒,梅殷都很是擔憂。

火器?

梅殷沒有親眼見識過火器的戰鬥威力,不知道憑藉著火器大明能不能取勝。如果火器靠不住,朱棣還有什麼本領來戰勝帖木兒?

前景堪憂!

可作為臣子的,梅殷需要分擔朱允炆的壓力,只好寬慰:「軍士氣勢威武,戰意旺盛,又有諸多火器,贏下哈里應不是太難。」

朱允炆多少有些無奈,八月下旬的奏報,九月下旬到,隔著一個月的時間,想要了解個最新的情報都不可能。

對於哈里,朱允炆真的沒有太過擔憂,而是擔憂哈里背後的帖木兒,這個瘸子是一個戰爭天才,他有著極強大的統治力,也有著極厲害的作戰天賦。

大明敢於出嘉峪關,放棄城關固守的方案,選擇到西域與帖木兒決戰,最大的倚仗就是火器。

可火器是無敵的嗎?

不,並不是!

對付火器的方法有很多,如坑道,如巨鐵盾,如重騎兵。

聽說哈里在攻打亦力把裡城的時候,動用了威力巨大的回回炮,這玩意可以將一百多斤的石頭丟出去二百五十步,未必不能將腦袋大的石頭丟出個一里,而這種巨木裝置,靠著一兩個火藥彈的碎片根本無法完全破壞。

如果帖木兒將一堆回回炮拉到陣前,大明這邊扔火藥彈,帖木兒那邊扔石頭……

戰場的變數太多,帖木兒的手段到底有多少,沒有人能摸清楚。

朱允炆擔心帖木兒過早知道火器的秘密,給最後的決戰帶來困難,也擔心過大的損失,導致大明在打敗帖木兒之後,無法將其徹底掃出西域,被迫打一場持久的戰爭。

速戰速決,這是必須要做到的!

可帖木兒是強大的,想要實現速戰速決需要太大的難度。

朱允炆揹著雙手,走出屋外,如今已是深秋,馬上進入冬日,西北的後勤運輸壓力會越來越大,哪怕是朱棣將駝城雪藏,轉去幫助運輸大量的物資,可西域需要的物資又豈是一點半點!

從眼下來看,冬日決戰將是定局!這也意味著徵西大軍需要在西域過冬,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在戰勝帖木兒之後繼續進軍,繼而安全控制整個

西域!

換言之,大軍需要的不是一個月兩個月的糧草,而是四個月的糧草,至少要堅持到大軍明年開春所需用度!

現在陝西、山西、四川都很困難,為了籌集糧食,調動民力運往西域,不少地方出現了問題,如四川一些土司趁勢殺了送糧隊,拉走糧食準備自己過冬享受,一些百姓畏懼送糧,甚至還有人半路逃走。

而陝西百姓更是疲憊,為了保障西北軍糧,這裡的百姓被徵調的時間最長,任務也最是繁重,雖然許多百姓理解朝廷,但還是有些人不滿,甚至還有人藉機宣傳白蓮教,直接拉了幾百人殺掉官兵,跑到山裡到土匪去了。

百姓難,當官的難,朝廷也難。

可再難,也必須考慮到冬日大雪封路,無法向西域運糧的問題,必須籌備足夠多的糧食送到哈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