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

傅氏看了看,一臉茫然。

周志新看著這一幕,才恍然明白,劉長閣不是拆了傅氏的家,而是給他們搬家去了。

“謝皇上恩典。”

傅氏、傅霖明白過來,跪在宮門外磕了三個頭,這才起來,周志新、王全臻陪伴左右,送其進入新宅,見一切佈置妥當,還有一侍女,安心下來。

吏部官員忙碌了幾日,也只找到了當年傅安、孫良等二百餘人的檔案,其他一千餘人的檔案,都已不見。畢竟是九年前,洪武朝的事,官員換來換去,資料有所遺失也很正常。

朱允炆一邊下旨查詢與撫慰這些出使人員的家眷,一邊投身於西北軍略之中。

就軍事方面而言,朱允炆差朱元璋太多了,朱元璋有著天才的軍事眼光,有著超絕的作戰設想,可以自己編制完備的作戰計劃,什麼三路出擊,佯攻、輔攻與主攻,朱元璋是信手拈來,可朱允炆,做不到。

在地圖上指指畫畫,給出軍略很簡單,但能不能執行,符不符合實際,就是另一回事了。一些人自以為是,拿著個地圖就敢妄談作戰細節,東面迎誰,西面打誰,北面攻誰,南面咋滴,但真正做起來的時候,不過是另一個趙括罷了。

朱允炆不想當趙括,只關注戰略的結果,對於戰術上的安排,都交給了將官。張輔打安南,朱允炆並沒有干涉過張輔應該怎麼打,先打哪裡,後打哪裡,如何追擊,在哪裡紮營。朱權、朱棣發動喬巴山奇襲,朱允炆只給了許可的命令,也沒有干涉過他們的軍事行動。

這一次也一樣,朱允炆參與軍略,只重戰略,圍繞著擊潰帖木兒,謀取西域這個大戰略來考慮問題,對於朱棣、徐輝祖等人如何商議作戰,具體的作戰安排,朱允炆只是發表意見,並不會給予干預。

軍棋推演,在武英殿中每隔一日便會進行一次,在推演中,模擬可能存在的各種問題,在推演中,模擬作戰部署,作戰程序,後勤保障等,找出問題,隨後安排京軍實操演練,檢驗推演成效。

時間一天天過去,轉眼便到了出征之日。

二月二,龍抬頭。

利出兵。

朱允炆至教場,檢閱京軍。

解縉站在前面,高聲宣讀大明討伐帖木兒帝國的戰爭檄文:“西有帖木兒,跛腳而好戰,沙場征戰三十餘年,滅國數十,屠戮無數,殘虐狂暴,人神共怒。前有大明使臣傅安奉太祖旨意率千餘人出使,隨行慘遭奴役,傅安至今生死不明!今帖木兒欲舉刀東征,取我中華,殺我子民,奴我妻子,你們能答應否?”

“不能!”

軍士怒吼。

“朕能答應否?”

“不能!”

聲浪再起。

“大明能答應否?”

“不能!”

聲貫長空!

解縉嗓子有些熱,朱允炆鼓動人心的本事還真不一般,繼續讀道:“堂堂大明,浩浩中華,朕養猛士,衛我疆土,護我山河!他帖木兒想成為大蒙、大元,那朕就與他算一算新仇舊恨。朕令,燕王朱棣為主帥,佩徵西大將軍印,魏國公徐輝祖佩徵西副將軍印,為右副將軍,宋晟佩徵西副將軍印,為左副將軍!何福、譚淵為左參將,瞿能、毛整為右參將……”

“漢有衛青、霍去病開闢河西走廊,打通西域,今朕有猛將如雲,智臣如星,有十萬猛士,十萬好男兒,豈不如遠漢?!狼敵之兵欲吞我土,當迎頭痛擊!強敵犯我中華,雖遠必誅!”

“強敵犯我中華,雖遠必誅!”

京軍聲傳天地。

朱棣熱血沸騰,臉有些燙熱,沒錯,強敵犯我中華,雖遠必誅!我大明軍士,絕不輸給任何敵人!想要吃掉大明,帖木兒,你老了,就不怕崩碎所有的牙齒?!

“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