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三章 預設戰場(第2/2頁)
章節報錯
朱棣思索一番,說:“帖木兒若真的東進,韃靼也未必敢正面交鋒吧?最大的可能是裝腔作勢,然後撤離。”
何福、徐輝祖等人並沒有反駁。
朱棣的話也是有道理的,現在的韃靼就像是個色厲內荏的壯漢,對付一個哈密,連下毒的陰招都使出來了,面對亦力把裡國王沙米查干,氣勢洶洶迎戰,結果連情報都沒做好,差點被人包了餃子。真要直接面對帖木兒這個龐然大物,恐怕也只能叫喚兩聲,然後撤走。
朱允炆坐了下來,端起茶碗品了一口。
歷史上的帖木兒在東征途中就掛了,他們的行軍最遠抵達了哈密附近的別失八里,在帖木兒死後,他的兒孫便沒有了進一步的軍事行動,而是撤了回去,這就導致朱允炆也不清楚帖木兒到底會向東還是向南。如此關鍵的軍事問題,不可能想當然的拍腦袋決定,只能交給朱棣等人,憑藉著他們的智慧來解決。
“我們需要幫帖木兒選擇一條路。”
朱允炆開口道。
朱棣、徐輝祖等人看向朱允炆,凝重地點了點頭。
雖說帖木兒的軍事計劃無人知曉,但幫他選擇一條進軍路線還是有可能的,只要確保帖木兒不走另一條路,那他只能選擇剩下一條路。
朱棣將目光再次投向輿圖,道:“臣傾向於在哈密至敦煌八百里內決戰,所以需要安排一些人,阻止帖木兒東進。”
何福指向哈密:“可以安排一隊人至哈密與亦力把裡交界處,佯攻帖木兒的軍隊,迫使對方進攻哈密繼而南下。”
鐵鉉皺眉:“那哈密百姓怎麼辦?”
朱允炆插了一句話:“哈密百姓全體南遷,不遷移,則後果自負。眼下最重要的不是哈密一地的百姓,而是戰爭的成敗與整個西域。”
鐵鉉不敢再說什麼,很顯然,西域現在還不在大明的控制之下,大明的這位天子也沒打算先給他們仁慈與保護,答應南遷還好,不答應,恐怕真的會血流成河。
徐輝祖看著輿圖,道:“僅僅是佯攻,怕還是無法引誘帖木兒南下。我建議派遣一支軍隊進入阿爾泰山脈,用火藥炸燬隘口,危急時候,還可放火燒山,截斷帖木兒東進之路。”
放火燒山,這一招可謂是陰損,雖說燒的不是大明的山吧。
朱棣、鐵鉉都沒有反對這一招。
朱允炆保持沉默。
帖木兒的主力是騎兵,騎兵不可能爬山坡越山嶺,只能走山道,透過隘口進入山道,從山道之中穿行而過,用火藥毀了隘口,在帖木兒沒起重機、威力巨大的好藥之前,幾千斤的大石頭,根本就不是能快速清理出來的,龐大的後勤壓力,也會促使他改道南下。
至於燒掉阿爾泰山脈中的一片森林,其實並沒什麼,這座山脈海拔高,上面基本上都是常年積雪,還有一些冰川帶,燒也燒不到哪裡去。
帖木兒從亦力把裡等地想要東去,只能走阿爾泰山脈,這條山脈繞是繞不過去的,除非他選擇南下,去哈密,去敦煌,去嘉峪關。
朱允炆見朱棣等人已經商議好對策,便起身說道:“依朕來看,帖木兒率領大軍而來,後勤補給必是長遠,翻越阿爾泰山,然後穿過瀚海進入居延海,威脅大同的可能並不大。而且這一條路遠比走哈密、嘉峪關一線更長,更辛苦。但還是需要採取必要的措施,確保他不選擇這一條路。”
從後勤,作戰壓力,作戰路徑,長期戰略來看,帖木兒最可能是先取西域,後圖謀河西走廊。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後續後勤的穩定,一旦拿走河西走廊,帖木兒便擁有了水草豐美的祁連山草場,完全可以以此為據點,直接威脅蘭州、西安,繼而威脅大明腹地。
但帖木兒會不會劍走偏鋒,出其不意,那也是很難說的,這個人是戰爭瘋子,做出的決定未必符合正常人的想法。
戰爭沒有僥倖,只能務求萬全準備。
82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