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兒遜被猛哥帖木兒說得一愣,坐了下來,問:“那我們該怎麼辦?若真要臣服大明,李芳遠定不會罷手。”

李猛哥不花贊同把兒遜的觀點,道:“你需要思量清楚,此事關係族群生死。”

猛哥帖木兒低頭看著篝火,陷入沉思,良久之後,才開口說:“且看看李愉帶來了什麼話吧。”

頂著酷寒,凜冽北風,朝鮮的大護軍李愉自然是不太高興的,連帶著軍士也很是不快,心中都在想:這大冬天的瞎折騰啥,還不如躲在軍帳裡吃吃喝喝來得舒坦。

無奈,軍令不得違。

李愉進入斡朵裡部,是沒有帶殺氣的,軍士們連刀都沒握,再說了,這麼冷的天,握在刀柄上,都未必能順利拿下來。

把兒遜、李猛哥不花等人放下心來,隨著猛哥帖木兒迎接李愉,客套兩句,引入賬內。

感受到暖意,李愉臉上才有了笑意,拿出教旨,在手中搖晃了下,猛哥帖木兒等人連忙下跪。

“萬戶猛哥帖木兒,本王見你忠心耿耿,心情甚慰,特派大護軍送來清心元十丸,蘇合元三十丸,木綿三千匹,白苧布兩千四百匹,以示嘉獎,願你為本王好好效力,定不虧待……”

李芳遠出手並不算寒酸,給猛哥帖木兒帶來了急需的過冬物資,這讓把兒遜等人很是高興。

猛哥帖木兒想要好好款待李愉,可李愉不像待在這裡,話裡話外誇了幾句,警告了幾句,就帶著一千軍士回去了,可謂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把兒遜歡喜地看著一堆賞賜,對猛哥帖木兒說:“看來這朝鮮國王還是對我們不錯,要不,我們請求內遷,進入朝鮮得了,這樣下去,明廷總無法對我們出手了吧?”

猛哥帖木兒想了想,凝重地搖了搖頭:“好好過冬吧,春天來了,我們再作決定。”

李猛哥不花疑惑了下,猛哥帖木兒明顯是拿定了主意,但他並沒有說出來。也是,這個時候還是不要透漏訊息的好,無論作出哪一個選擇,對斡朵裡部來說都不是好事。

松京。

李芳遠很看重猛哥帖木兒,並不是因為猛哥帖木兒本人多重要,亦或是斡朵裡部多強大,而是因為他們一旦臣服大明,大明的軍事力量就直接抵達了朝鮮家門口!

一步之遙!

如此近的距離,李芳遠睡不安穩。

胡裡改部的阿哈出臣服大明,大明設了建州衛,直接駐軍八百,軍事力量延伸至婆豬江一帶,這裡已是逼近鴨綠江,若距離更近的斡朵裡部再臣服大明,朱允炆再安排一次駐軍,那朝鮮怕是要陳兵在岸,日夜防備了。

不過還好,猛哥帖木兒是一個識大體的人,也是一個聰明人,他明白大明不可能護佑他與他的族人,也知道朝鮮想要滅他如同捏死螻蟻,他選擇了拒絕大明。

但隱憂還是存在的,阿哈出與猛哥帖木兒關係十分密切,若阿哈出不斷遊說,後果難料啊。

可當下的李芳遠也沒有其他的辦法,只能派人穩住猛哥帖木兒。

大明營造北平城,十年後遷都北平的訊息早就傳入了李芳遠耳中,這讓李芳遠多了一絲想法,這個想法和朱允炆一樣,那就是:

遷都。

李芳遠不喜歡松京,雖然朝鮮王室在這裡好幾年了,但李家的宗廟在漢城,最主要的是,松京距離朝明邊境太近了,真要發生一點戰事,急行軍用不了一兩天就到了,太危險,而且松京並沒有處在朝鮮的中部,在控制全國上有點難度。

天下了大雪,三日不停。

李芳遠以“天變地怪,屢彰警告”為由,讓群臣討論要不要遷都。

群臣倒直接,遷都幹嘛,把你家祖廟遷過來不就好了,省時省力,別瞎折騰。

李芳遠鬱悶了,不知道朱允炆是怎麼搞定的群臣,自己只不過是提了個想法,人家就要移自家宗廟,還有幾個詢問要不要遷祖墳的……

可無論如何,大明設定建州衛,一定需要給朝鮮個交代,否則,這件事沒完。

寒潮南下,江西、貴州、福建等地相繼傳來凍死人與家畜的報告,因為酷寒的存在,各地官府收到朝廷急報,暫不封印,全力救災。

戶部緊急調撥了五十萬斤棉花至湖廣、江西、福建等地,可對於大面積的嚴寒而言,這不過是杯水車薪,不少人家在寒潮捲過之後,再也沒有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