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七章 教士的疑惑(一更)(第1/2頁)
章節報錯
浩浩蕩蕩的水師船隊在進入東海之後,於太倉州短暫停留,然後在北風鼓帆中南下。
馬歡左手拿著小冊子,右手拿著毛筆,坐在船舷之下,安靜地記述著出航途中的所見、所聞與所感。
威廉與亞當走了過來,坐在了馬歡一旁。
馬歡將毛筆放在一旁,笑著對威廉說:“你不是打算留在大明傳教,為何又決定返回威尼斯?”
威廉抱著雙膝,仰頭看著寶船的風帆,感嘆道:“這裡是我見過最神奇的土地,光滑如玉的絲綢,晶瑩剔透的玻璃,美輪美奐的琉璃,強大無敵的軍士,勤勞耕作的百姓,熱鬧非凡,又巨大無比的城市……我喜歡這裡,也願終老在大明。”
“那為何?”
馬歡有些疑惑。
威廉笑了笑,腳踏了踏甲板:“大明人有著自己的信仰與力量,他們更多尊崇的是道教與佛教,想要讓真主的經文傳誦在這裡,只憑我一人努力還不夠。我要回去找到教派的兄弟,告訴他們大明的偉大與繁盛,這裡發生的一切,讓他們跟我一起重返大明。”
馬歡呵呵笑著。
威廉有些奇怪地問:“我一直都很好奇,為什麼大明並不害怕我們來傳教?哪怕是與官府打交道時,他們竟也沒有半點警惕與防備?”
“你們是來傳教的,手裡拿著的是經書,又不是刀槍,我們為什麼要防備?”
馬歡反問。
威廉驚訝地問:“可我們是傳教的,宣傳的是真主的教義……”
“那又如何?”
馬歡歪著頭問。
威廉目光中滿是疑惑,在自己生長的領土上,不時會爆發宗教之間的戰爭,最著名的莫過於十字軍東征。
不同的宗教,不同的信仰,產生了根本的矛盾。
不同的教派,拿著不同的經文,扛著一樣的武器,殺掉一個又一個的異教徒,為的是征服更多的領土,收穫更多的教徒。
可這裡的人,似乎一點都不在意西方教派進入大明。
馬歡看出了威廉的疑惑,晃了晃手中的冊子,說:“教士,你來到了大明,在你看來,是真主的安排,但在我們看來,這是大明的安排。你還不瞭解我們這個偉大的王朝,也不瞭解世代生活在這一片土地上的人,華夏文明,漫長到你們只能看到今世,而看不到前世,我願意給你一個建議。”
“你是一個耿直善良的朋友,還請告訴我該怎麼做。”
威廉誠懇地說。
馬歡平靜地說:“華夏有華夏文明的獨特之處,它就像是一個包羅永珍的大海,即可以容納道家的巨河,也可以接納佛教的金光,當然也不會拒絕清真寺廟興建起來,不會阻礙天主教的人來這裡佈道。大海不會拒絕河流,但無論什麼河流到了大海里,它們都將成為大海的一部分,而不再是純碎的自身……”
威廉皺著眉頭思索:“你的意思是,任何教派到了這裡,都會成為他們自身的一種文化?”
“沒錯。”
馬歡認真地說:“任何外來的教派與學說,想要在華夏立足,只有一條路,那就是被華夏所同化,成為符合華夏人的一種思維與力量。”
威廉深深看著馬歡,似乎明白了“教派華夏化”的意思,這裡的百姓與自己故土的百姓不同,他們的主流文化中,佛佔據不了主導,道也沒有辦法主宰人心,真正發揮主導作用的,是另一門學說,而不是一門教派,它的名字叫做:
儒學。
無論是佛是道,還是其他的教派,似乎到了這裡,都不得不結合儒學作出一定的改變。
這裡,似乎有一股看不清楚的神秘力量。
馬歡站了起來,伸了個懶腰:“一句話,教士,你該看書了。”
威廉跟著起身,鄭重地給馬歡作揖,這是大明的禮儀。
“那我呢?”
亞當看著威廉要進入船艙,不由有些鬱悶。
威廉回過頭,平和地看著亞當,說:“你就想想如何把貨物帶回去吧,船長們不在了,剩下的船員就是船長,是船長,就應該完成使命,回到威尼斯,去兌換船長當年的約定。”
亞當挺起胸膛,大聲喊道:“我是船長!”
遠處的鄭和聽到了聲音,看了一眼亞當,對一旁的張玉、朱能說:“在遙遠的西方還有著不少人,皇上說起這些人的時候,是滿含殺氣的,但對於亞當與威廉的存在,卻並不在意,這讓人多少有些不解。”
張玉活動了下手腕,說:“皇上曾說起過,大海深處有大明的敵人,我相信這些敵人與西方有關。不過從威廉、亞當的表述中來看,他們並不是大明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