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三章 沈一元的生意(第2/2頁)
章節報錯
租賃店鋪82間,年銀100兩。
租賃倉庫128座,年銀150兩。
租賃住宅167戶,年銀80兩。
尚有店鋪42間、倉庫67座,住宅87戶尚未租賃。
廖掌櫃堆笑:“還不是姑爺有魄力,拿出如此多的銀兩,以高價買下地契。當初百姓可以為我是騙子,要不是洪江知縣孟固擔保與中央錢莊的主事作保,這生意也做不起來。”
想想也是,尋常百姓家哪裡知道地段的價值,苦了幾輩子了,突然有人上來說,你家房子我買了,出五十兩,不僅如此,還送你一間差不多的房,只不過距離河邊遠六條街,就一條,賣房子的是絕契,一錘子買賣,不準再生事。
五十兩,對於洪江百姓而言可是一個天價,他們一年都未必能存個三五兩銀子,何況還另外有房子,在知縣作保,加上真金白銀擺出來後,許多百姓就將宅子賣給了沈家。
沈一元知道用十兩銀子就足夠買下來那些破爛的院子,可一旦那樣的話,日後百姓知道這地段是如何的賺錢,會如何的繁華,一戶宅院價值幾多,肯定會心裡不平衡,到時候鬧事就不好辦了。索性一次給足,絕契兩清,又有知縣、耆老等作證,日後也不怕出問題。
商人逐利,也得要點人心。
“這裡的店鋪與倉庫以租賃為主,可以以二十年的價發賣一些地段不太好的倉庫與店鋪,但主街與沿河店鋪、倉庫,一律不準賣出。”
燃文
沈一元嚴肅地說。
廖掌櫃認真地點頭:“放心吧,一切都按姑爺吩咐的辦。”
潤娘起身,看了看流淌的河水,轉身對沈一元道:“那,我們的客人到哪裡了?”
沈一元伸出手指了指南面:“眼下應該正在來的途中,張輔的大軍已經出了廣西,常百業他們再慢,也不可能慢過一個月去,既然他們已經出了價,那也該來了。”
潤娘咯咯一笑,忽閃的目光中帶著幾分崇拜:“常百業趁我們下南洋的時候,竟然販賣了整個安南,聯合無數商戶,取走了安南數十年積累的財富,可謂是手段驚人。”
廖掌櫃在一旁附和:“姑爺回京之後,我還估量著咱家也參與一把,可誰知姑爺在沉默了十幾日之後,竟然讓我帶著夥計來到了洪江。”
沈一元拍打著江邊欄杆:“以前是我低估了常百業,他能趁災進入蘇州等地,讓晉商商會的店鋪開得到處都是,可見是一個厲害人物,能以此方式開啟浙西大門已讓我驚訝,他竟還想出了販賣安南的天才主意,還說服了朝廷,其能量已不容小覷。”
潤娘微微搖頭:“常百業在這件事中肯定會大賺一筆,但他風頭太過了,一個商人擅自參與到國事之中,又調動了數百商戶,幾萬夥計進入安南,這股力量已是可怕,若他不知道收斂,朝廷遲早會拿他敲打下商人。咱們不要那麼高調,低調賺錢就好了。”
廖掌櫃連連點頭,沒錯,就是這個道理。
沈家可不敢太過張揚,兩下西洋都是在朝廷的號召下進行的,跟著遼王、珉王混,可沒有一家獨大,也沒有顯得財富如山,像常百業豪擲一千萬兩,足以驚得世人下巴都掉下來。
沒錯,常百業是拿不出來一千萬兩,他家最多拿出一百萬兩,可問題是,百姓傳故事的時候,他不會傳晉商商會聯合八百商戶,用一千萬兩掏空了安南的財富,而是會傳常百業拿一千萬兩買走了安南一國的財富。
口口相傳中,百姓也喜歡誇大一點的,簡單一點的,到最後傳著傳著就成了:
常百業身家幾千萬兩。
不知道常百業以後聽到這個訊息時,會不會“高興”得輾轉反側。
沈一元沒參與到安南事之中去,雖然回到京師時時間上還來得及,但沈一元權衡利弊之後,放棄了安南的生意。
但放棄安南的生意,不代表放棄賺錢。
沈一元透過深思熟慮,趴在一份輿圖上找了幾天,又找人問了幾天,最後下定決心,在安南生意之外狠狠賺一筆,而賺錢的方式,那就是租倉庫、租店鋪、出售住宅,地點就是洪江。
在大明之前,洪江聲名不顯,但在建文四年起來,這裡將會成為一個商人矚目的地點,一個匯聚無數商人的地方。
因為商人,這座沉悶的城將煥發生機,成為一個類似於揚州城的存在。
而這,就是沈一元的生意!
PS:
嗚,感謝v臭不要臉v再一次打賞,感動,今天想爆更的,只找資料花了不少時間,也沒存稿了,緩幾天我再爆更答謝,也謝謝大家的一路陪伴與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