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一章 絕後患,安南歸(第1/3頁)
章節報錯
升龍城,無匾府邸。
四十八歲的陳簡定心在壯年,雄心勃勃,在胡季犛屠殺陳氏皇族的時候,身為宗親的他選擇了沉默,帶著“日南郡王”的稱號,離開了權力中心。
胡季犛欣賞陳簡定的自知之明,只取締了其大部分家奴,並沒有徹底清算。
陳簡定一直都在等待,等待胡季犛橫徵暴斂,民怨四起,等待一個合適的時機揭竿而起,聚眾為王。陳簡定看到了民怨,也看到了時機來了。
只不過,沒抓住……
陳簡定是有可能抓住時機的,尤其是在明軍攻破多邦城,進入升龍城之後。
可惜,陳簡定這邊剛開始活動,還沒辦理活動許可證,就被視為非法集會,拜會韓觀的時候被扣了,然後送到了升龍城。
來到這裡之後,都沒有見到張輔一面。
這也可以理解,張輔很忙,忙於調兵遣將,地方治理,千頭萬緒,總需要他這個大帥支撐起來,尤其是毀掉了一套班子,許多地方陷入了無組織、無秩序狀態,不少人趁機當流寇、劫匪,搜刮百姓,張輔就需要騰出來時間去挖坑埋無頭屍體。
至於頭去了哪裡,不好說,反正多邦城外的京觀是越來越壯觀。
二十出頭的陳季擴匆匆跑了過來,臉色驚疑不定,對坐在院子裡的陳簡定喊道:“伯父,不好了!”
陳簡定看著慌張的陳季擴,連忙起身:“什麼事如此慌張?”
無論是陳季擴還是陳簡定,兩人的身份都不同尋常。
此人是陳朝宗室莊定王陳㬎之兒子,陳朝國王陳藝宗之孫。
只不過在洪武五年時,陳藝宗將王位傳給了弟弟陳曔,自己成為了太上王。
陳曔死在了攻打占城國的戰鬥中,王位就傳給了陳曔的次子陳晛,後來陳晛被廢,陳藝宗的第四子陳顒登上王位,胡季犛篡位,就是造得陳顒陳順宗這一代。
而陳季擴的父親陳㬎,就是陳順宗的親弟弟,名副其實的王弟。而陳簡定身份更是驚人,他是陳順宗的哥哥,陳藝宗的次子,也是陳季擴的伯父,俗稱:
大爺。
這兩人都是陳氏宗親中的重要人物,胡季犛篡位時,並沒有完全清洗這些王爺,只將陳順宗一脈殺了,扶持有王室血統的胡漢蒼上位,並把控大權,壓制陳氏宗親的力量。
陳季擴臉色有些蒼白地說:“陶容、梁默召集了兩千多耆老,揚言讓安南內附大明!”
“什麼?!”
陳簡定大吃一驚!
陳季擴急得直出汗,說:“伯父,明廷一旦同意,我們陳氏就再無復國之希望,安南將永不再是獨立之國,世代將屈從於大明的馬刀之下啊。”
陳簡定安撫陳季擴坐下,詢問:“我看明廷檄文,寫得清清楚楚,他們在尋找陳氏王族之後,復立陳氏啊。”
陳季擴皺眉道:“若他們說陳氏已無後人呢?”
陳簡定看著陳季擴,不假思索地說:“這還用問?自然是從陳氏宗親中選。”
國王死了,沒兒子找孫子來接班,如果兒子、孫子都沒有,那就找兒子的兄弟,如果兒子沒兄弟,這一脈都絕戶了,那就只能從國王的兄弟中來選了。
從宗親之中過繼過來一脈,接上香火,是理所當然的事。
而陳順宗的哥哥是陳簡定,侄子是陳季擴,陳氏還是有後人的。
陳季擴心頭充滿了怒火,咬牙說:“張輔已經接下了文書,不日就會呈報給大明天子。一旦大明朝廷點頭,安南國將不國!胡季犛招來了大明王師,原以為是希望,現在看是我們太幼稚了!伯父,我們必須離開升龍城!逃得越遠越好!”
陳簡定心神不定,若明廷真的要吞掉安南國,那自己與陳季擴等人留在升龍城,最好的結果是和胡季犛一起被送到大明去,到時候就真的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