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九章 胡氏父子被俘(二更)(第1/3頁)
章節報錯
忽魯謨斯港口是淺水港,無法停靠寶船,鄭和便換乘大福船前往拜會。
在這之前,忽魯謨斯與明朝並沒有正式往來,鄭和的船隊前來,開始了大明與這一國家的外交生涯,大致流程都是相似的,對該國國王、妃子、大臣進行賞賜,以表達通商和平心願。
忽魯謨斯國王知道鄭和也是一名虔誠的伊斯蘭教徒,還想要前往天方時,立即同意,並派遣使臣跟隨大明的船隊同行,而其貢品更是讓人眼前一亮:
二十匹大宛馬!
而大宛馬還有一個別名:汗血寶馬。
鄭和激動不已,命令軍士好生照顧。
國王送給了鄭和前往天方更詳細的海圖,那就是沿岸向西,地發祖法兒、之後沿海峽北上,透過阿丹國,之後前往天方。
忽魯謨斯人的熱情讓鄭和很是喜歡,就連船員也極是喜歡這裡,他們很是熱情,做生意的人很多,想吃什麼,直接在街上可以買,像是讓人留戀的薄餅、散發著濃郁香味的燒羊,還有各種古怪的雜耍表演。
駱冠英等人看到一隻聰明的猴子,蒙上猴子的眼,有人在他後面敲下腦袋,猴子睜開眼睛後,可以從人群中準備地找出是誰打了自己。
駱冠英敲了下沈偉,沈偉一口咬定是自己,這貨估計和猴子一樣聰明。
鄭和並沒有在忽魯謨斯停留多久,而是沿海岸航行,前往祖法兒,那裡不僅也是斯里蘭教徒,還盛產乳香、沉香、安息香等香料,甚至還有龍涎香的存在。
航行途中,鄭和時不時回看向東方,張玉、朱能也很是思念大明故土,只是目光,看不穿重重海洋。
寶船上的旗幟獵獵作響!
蒼琅!
劍出鞘,寒芒閃爍。
李堅拔出了劍,指向悶海口,厲聲喊道:“水師,前進!”
數十艘水師船隻徹底封住了悶海口,而在河流入海口的上游,不到五里的位置,正在進行一場激烈的決戰。
十月三十日,韓觀與袁嶽率部進攻清化,投降者眾。胡季犛父子帶五萬兵力抵擋,受挫之後點燃糧倉,以火勢阻擋明軍追擊,得以逃竄。
十一月七日,明軍佔領清化州大部。
十一月九日,也就是今日,明軍率主力而來,於胡季犛的水師在悶海口江面上大戰,明軍繼續使用了炮兵,輪番炮轟悶海口江面,徹底摧毀了胡季犛的水師船隊主力,之後明軍船隊順江而下,一舉擊潰了胡季犛水師。
胡季犛與胡漢蒼見事不可為,連忙帶殘餘水師撤向大海,迎面撞上了李堅所部水師主力。
李堅此番出征帶了三艘寶船,五十二艘大福船,神機炮齊開,如弓形封死了海面,但凡進入大海的胡季犛船隊都會遭遇炮火的襲擊,哪怕是船小幸運躲開了神機炮,也會被大福船給撞碎。
胡季犛父子絕望了,不得已棄船上岸,看著茫茫大海與滔滔江河,來不及發表感慨,就被人拉著跑到了高望山中,而此時,其所部只剩下二百餘人!
《諸界第一因》
悶海口一戰,徹底消滅了胡季犛父子的軍事力量,無論是陸軍還是水師,都被明軍葬送。
沐晟、韓觀會師於高望山外。
高望山,不大,方圓也只有三里餘,山不算高,路不算險,林不算密,逃到這裡面被抓的可能性,算算都很高。
十萬大軍合圍,想跑是不太可能了。
韓觀與沐晟商議之後,決定事不宜遲,早點抓到胡季犛父子,以結束戰事,以免有人打著胡季犛的招牌繼續鬧騰。
山中,胡季犛一臉滄桑,看著跟隨在自己身邊的人,少得可憐,不由垂淚:“明廷誤我啊!”
胡漢蒼扶著一棵樹,眼神中滿是悲傷。
錦衣玉食的生活沒有了,萬人尊崇的日子沒有了,身邊連個伺候的家奴都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