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五章刻石於茲,永昭萬世(二更)(第2/2頁)
章節報錯
寸吉爾搖了搖頭,道:“許多是哲地人已經找好了商家,椰繩議過價,是不能賣給你們,不過如果你們需要的話,倒是可以現做,前提是你們能找到足夠的椰子。”
沈偉指了指島上的椰子林,問:“眼下不可以嗎?”
寸吉爾再次搖頭:“那裡都是哲地的椰子林,這個時節椰子也是好的貨物,許多出航的船隻,都會採摘椰子當做儲備,你們就算是想要,怕也找不到老的椰子。”
駱冠英有些鬱悶,對沈偉使了個眼色,沈偉瞭然,伸手從駱冠英腰間取下一個錢囊,拿出一枚珍珠,遞給寸吉爾:“你是一個可敬的人,你的幫助對我們很重要。”
寸吉爾看著珍珠,伸手接過,笑著說:“倒也不是沒辦法,從古裡向西五百里有一串群島,群島多是無人島,但上面長滿了椰子林,在那裡可以找到無數的椰子。”
“五百里?”
駱冠英有些頭疼,眼下洋流是自西向東的,雖然寶船能夠逆風逆水,可畢竟是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的,一旦人力跟不上,很可能前進了三百里,又被送回二百里。
“這裡洋流改變要九月底,你們想要向西而行,需要多等待一段時間。”
寸吉爾告訴駱冠英。
駱冠英無奈,只好如此。
舊港宣慰司。
李興看著逐漸歸來的船隊,與朱植、朱耿等人商議之後,確定了返航的時間:
六月初二。
沈一元等人並沒有跟隨鄭和繼續遠航,開闢新的航線,是一件充滿風險的事,大明水師在這裡一分為二,李興帶一艘寶船與剩餘大福船,負責護衛商隊回國。
時間飛逝,轉眼已是出航日。
商隊浩浩蕩蕩集結於舊港,李興登上寶船,在眾人送行的目光下緩緩離開港口,踏上了迴歸大明的路。
杜禹與施進卿很是不捨,舊港衛的軍士也有些捨不得,畢竟這些人都是自己熟悉的人,一旦離開之後,這裡就變得冷清許多,也孤獨許多。
海外飛地,駐軍舊港,是一件極考驗軍士心理素質的事,去國遙遠,思鄉心切,周圍都是大海,茫茫看不到歸路,看不到家國,都容易讓人崩潰。
杜禹沒有讓朱允炆失望,他在日常訓練軍士,隨時準備戰鬥的同時,還設定了一些疏導人員,偶爾去弄些海鮮改善下伙食,遇到野豬,還能包頓餃子,安排軍士在睡不著的夏日裡講述家裡的故事。
這種疏導,削弱了這些人的孤獨感。
而商人為了來年再下南洋,設定了許多倉庫,預留了一些夥計,也成為了軍士偶爾“欺負”的物件。比如朱植,在舊港宣慰司設定了一個大倉庫,僅僅是留下的夥計就多達八十人,這些人也沒閒著,直接在舊港開店了……
因為駐軍、商人進入加上施進卿等一干移民帶來了先進的技術與文化,當地的土著逐漸被吸引出來,成為了舊港建設的重要力量。
沈一元站在甲板上,享受著海風。
回程是歡快的,眾多商人載滿了貨物,眼下都是滿帆而行,寶船在前面領航,沒有人會打擾大明商隊與船隊的回國。
自舊港出發,經過二十五日,即六月二十七日,寶船抵達了占城新洲港。
占城官員聽說大明船隊來了,高興不已,李興很是奇怪,上一次大明船隊來這裡,也沒見官員如此興奮。
李興原本打算在占城休整一段時間,補充好物資再返回大明。然而占城官員告訴了李興一個驚天動地的訊息,李興當即下令:“三個時辰內補充好淡水,馬上出航!”
軍士穿山了整齊的盔甲,這一幕讓隨行的商人緊張起來,頗有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感覺。
沈一元感覺到了氣氛的陡然變化,憑藉著自己與遼王朱植的關係,登上了寶船。
朱植嚴肅地看著沈一元,道:“安南撕毀條約,殺死大明送歸的安南陳氏之後陳天平,並下令軍隊進攻大明廣西、雲南兩地!戰爭怕是要開始了!”
“什麼?安南賊子竟如此大膽?”
沈一元駭然不已。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