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四章 帖木兒的訊息(一更)(第2/3頁)
章節報錯
柯枝國(印度南端小國)。
沈偉推開船艙,走入黑暗中,點了琉璃燈,對坐在角落裡的駱冠英說道:“讓我說你什麼好,一件小事,低個頭,認個錯,不就結了,非要和副總兵對著幹。”
駱冠英隨手將手中的石子丟了出去,砸向沈偉,道:“我又沒錯,憑什麼道歉?他鄭和想關我就讓他關著好了。”
沈偉伸手抓住石子,在手中掂量了下:“殺降是不允許的事,違背軍令你還有禮了?”
駱冠英站了起來,不屑地說:“章杳死了,殺幾個俘虜算什麼?老子還想當白起,埋了錫蘭山國讓他們陪葬!”
沈偉遞上食盒:“你讀的是聖人書,哪裡來的這麼大殺心?你要記住我們的使命,不是殺戮,而是和平,通商,貿易,讓他們知道大明的強大與偉大。真正征服人心的,不是武力,是和平與友好。怎麼,你姐夫的話都忘光了?”
駱冠英接過食盒,開啟之後聞了聞,拿起筷子就吃了一口魚肉,不由眼光一亮,道:“這香辣的味道,怎麼來的,好像和之前的香料不一樣。”
“這是胡椒,柯枝國的寶貝。”沈偉看著駱冠英吃得舒坦,道:“再過三日,我們就要離開柯枝國。”
駱冠英呵了一聲,不以為意。
沈偉坐了下來,給駱冠英講述著柯枝國的趣事,什麼除了國王還有五等人口,比元朝時候還多一等。比如什麼南毗人,這是最高等種族姓婆羅門中的一員,多是僧侶。
“對了,副總兵在這裡找到了伊斯蘭教徒,在他們那裡找到了去天方的海圖,不過這些人可不好對付,一個個都是經商的,要了副總兵好多東西……”
“……”
“最下等的人叫木瓜,很奇怪吧,就叫這個名字,國王不允許他們經商,只允許他們打漁,做苦工,還有個規定,就是他們的房屋是不能超出三尺的,我去看過,想要進去得一直彎著腰,可難受了……”
駱冠英有些沉悶,自己來到了柯枝,似乎又沒來過……
“《唐本草》記載,胡椒主下氣,溫中,去痰,除臟腑中風冷。我們是不是多采購一些回去?”
駱冠英丟下筷子問道。
沈偉笑道:“放心吧,眼下正是胡椒收穫季,國王答應給我們三船的胡椒。”
柯枝國王宮。
鄭和與柯枝王交談著,與很多人想象中的不同,兩個人談論的即不是胡椒,也不是珊瑚寶石,而是軍事,確切地說,談論的是帖木兒。
柯枝王憂心忡忡,對鄭和道:“帖木兒就是一個屠夫啊,前兩年他摧毀了德里、巴特米爾、木爾坦,殺人無數。前不久有訊息傳出,帖木兒準備戰爭,在各地搜掠糧食,若他南下,我柯枝國必不能保啊。大明有如此巨船,定是大國,可否護我柯枝周全啊?”
鄭和在柯枝國瞭解到了帖木兒的可怕。
在大明朝廷中,對於極西的帖木兒知之甚少,只知道此人是個厲害人物,很能打仗,但到底多能打,多厲害,只有不多的傳說,鮮有實際的見聞。
柯枝的北面是德里蘇丹國,帖木兒於洪武三十一年攻打德里,不僅屠殺了十萬俘虜,還徹底摧毀了德里城,在建文元年,帖木兒肆虐德里周邊,然後攜帶著無數的戰利品離開。
不到一年的時間,無數城市被摧毀,一個個文明被消滅,帖木兒用馬刀與鮮血告訴了這一片土地,他才是真正的帝王,不服從的,都得死。
柯枝國之所以沒有被帖木兒踏平,不是因為地遠帖木兒沒來,而是因為帖木兒的戰利品太多,實在是拿不動了,再搶也是浪費。
這兩年中,柯枝國一直都過得戰戰兢兢,聽聞帖木兒又想要發動戰爭,四處籌備糧食,更是害怕不已,日夜擔憂。
現在大明的船隊來了,聽說他們也是一個強大的國家,如果大明願意保護柯枝國的話,或許能讓帖木兒不再南下,這也是柯枝王一直挽留鄭和船隊留在柯枝國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