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九章 錫蘭山海域(一更)(第2/2頁)
章節報錯
海面上的那兩艘船沒了動靜,傻愣愣地看著海面。
碎木,殘屍。
血海,殘陽。
哦,最後一縷陽光也沒有了,大福船來了,直接撞碎了一艘小帆船,將上面的人碾到海底之中,然後有軍士丟擲抓鉤,抓住了另一艘小船,船上的六名海賊丟下了長刀,烏拉烏拉地喊著什麼。
駱冠英聽不懂,但也知道他們是在投降了。
趙朗出來問了幾句話,對駱冠英道:“我們需要及時回撤了,前面的海域越來越危險,只靠著我們這一艘船已不足以應對,與寶船匯合吧。”
駱冠英凝眸看向投降的人,冷厲地問:“他們是什麼人?”
“錫蘭山人。”
趙朗嚴肅地說。
駱冠英眉頭緊鎖,下令放出信鴿先與寶船聯略,然後帶寶船回退,靠向寶船。
鄭和水師船隊雖然丟掉了大部分商船,並在舊港留下了若干船隻,但繼續西航的船隊依舊龐大,寶船、大福船、糧船、馬船等數量達五十餘艘。
這些船隊並不是始終一起航行的,主船隊會在適當的情況下,將船隊分為三支或五支隊伍,分別航行,然後選擇在某個海域、海島、港口匯合。
朱能收到了信鴿,安排人餵養好,將訊息帶給了鄭和。
鄭和拿出海圖仔細看了看,道:“錫蘭山國可是一個麻煩。”
張玉點頭,提議道:“早在舊港與滿剌加就聽聞錫蘭山國國王亞烈苦奈兒不是一個賢明的君主,他雖然掌控的錫蘭山國是一個佛國,國王本身卻不信佛,聽聞他對國內百姓統治極是昏庸無道,殘虐無度,不止如此,還經常派遣軍隊出海,欺凌鄰國。施進卿說,西方商船無法東進,很多一個原因就是亞烈苦奈兒的緣故。”
朱能指了指海圖:“我也聽說了,亞烈苦奈兒施行暴政,許多人無以為生,淪為海盜海賊,甚至有些海賊就是亞烈苦奈兒自己扶持的,專門搶掠商人。駱冠英遇到的海賊,不知是百姓,還是……”
“不管是百姓還是錫蘭山的軍士,只要幹打劫的,那就是海賊,消滅也是理所當然,我們出航一次不容易,若再發生一次爪哇事件,那我們就沒辦法給朝廷交代了。”
鄭和嚴肅地說。
提起爪哇事件,張玉與朱能都有些沉默。
為了鍛鍊新船長,一艘大福船交給了國子監的王文堅,只不過此人太過理想化,不知現實的殘酷,違背操作規則,見海賊投降就放鬆了警惕,誰知海賊瞬間翻臉,殺掉了王文堅與二十幾名大明軍士,若不是其他船隻看到情況有變,那一艘大福船都可能會被海賊搶走。
自那之後,鄭和就修改了船規,但凡遇到海賊,先殺一批再問話,哪怕是全殺了不留活口,也沒有人會追究船長的過錯。
對待海賊,大明水師的命令就是能殺就別廢話。
但那是在東南海域,諸多國家基本上都打過交道,什麼海賊王之類的也知道。可現在的海域是大明水師沒有經過的海域,背後是什麼敵人,隱藏著多少力量,必須有一些舌頭來告訴鄭和。
鄭和站在舵樓的四層,看向漫天星空,在這一刻,感覺自己是如此的渺小。
欽天監的孫旭正在擺弄著身前的烏木板,這些烏木板皆是正方形,如金字塔不斷疊加,最下面的一層木板最大,邊長七寸七分,名十二指,每向上一層,便遞減十分之六寸,名為十一指,十指……最上側木板最小,邊長只有十分之六寸,名為一指,和拇指大小一般。
木板合計十二塊,每一塊木板的中心均有小孔,有細繩穿過小孔,將所有木板串聯在一起。
蘇旭左手拿起木板,然後將左手伸直,木板立了起來,右手拉直繩子,繩子自眼位置至最小的木板位置,大致有一臂之遠。蘇旭閉上左眼,用右眼順著繩子看向木板,讓木板的上邊緣對準北極星,下邊緣對準海平線。
雖然有十二塊木板,但能同時對準星體與海平線的只有一塊木板,當確定是哪一塊木板,對應幾指時,就可以計算出星體高度,透過資料計算,便可以確定船隻所在的地理位緯度。
這就是古老的牽星板,過洋牽星術。
孫旭計算之後,依照海圖確定了船隻的位置,然後將訊息告訴鄭和。
鄭和了然,命寶船高處掛上明燈,同時以鼓聲、火箭訊號、信鴿等方式,聯絡更處分散的船隊,以商議如何應對錫蘭山國。
分散的船隊在天亮之前回來了,各船長、船副登上寶船。
鄭和看著飛速成長的眾人,滿是欣慰,高聲喊道:“繼續向西是錫蘭山海域,這一片海域海賊眾多,而錫蘭山的國王亞烈苦奈兒又是一個殘暴之人,一旦我們停靠別羅里港口,其定會尋機偷襲,到時,我水師與其難免一戰。眼下我們是繞過錫蘭山,向北航行前往柯枝,還是至錫蘭山別羅裡,都說下吧。”
張玉與朱能都沒有說話,兩個人是支援進入別羅里港口的,但一旦這樣,以亞烈苦奈兒的脾氣與性情,不打一架怕是不知道老實,而在海外與國家發生戰爭,這是大明水師一直規避的事。
畢竟大明水師船隊很強,如果打敗錫蘭山國王亞烈苦奈兒的訊息傳出去,那北面的柯枝、古裡等國家怎麼看待大明,若他們認定大明是洪水猛獸,不予接待,不準上岸,那事情就將演化為另一場衝突。
可如果繞路,不經過錫蘭山國,又不符合大明結友好於千國的初衷,而且總留著這麼一個禍害存在著,海道定是無法暢通。
這是一道不容易作出選擇的選擇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