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黃九二提著兩包糕點,又買了三串冰糖葫蘆,用白帕包好之後,匆匆走了一個多時辰,才看到金川門的影子,等出了金川門,抵達城外家中,已至晌午。

“奶奶,父親回來啦,父親,抱抱。”

一個七八歲的女童跑出了門,撲到了黃九二懷中。

黃九二一把將小女兒抱起,想要親下女兒。

誰料小女兒捂著臉,搖頭道:“不要,鬍子扎。”

黃九二哈哈大笑起來,看著走出門的老母親,便放下女兒,朝著母親跪去,喊道:“兒子給母親請安了,萬望母親身體康安。”

“起來吧,一個匠人,哪裡學得酸溜溜的話。”

黃九二的母親劉氏頓了頓手中的柺杖說道。

“父親。”

“父親。”

此時,大兒子黃二斤,二兒子黃二月也跑了出來,欣喜地喊道。

“這裡有一些糕點,你們拿去一些,先給奶奶和妹妹嚐嚐,對了,這裡還有一些冰糖葫蘆。”

黃九二遞了過去,看著孩子臉上的笑容,眼神中滿是幸福。

劉氏哀嘆了一口氣,道:“少吃幾口死不了,花那冤枉錢作甚?如今二斤已然長大,成親總有你花費的地方,手中沒錢,豈不是要作難?”

黃九二臉色有些暗淡,旋即笑道:“母親,我會省著點的,這不是一個月才得空回家一趟。”

劉氏搖了搖頭,對正在吃糕點的黃二斤說道:“去看看,你母親怎麼還沒回來?難得不做工,竟也跑了出去。”

黃二斤答應一聲,便走了小院。

黃九二扶著母親坐下,然後搬了個小凳子,一臉笑意地說道:“母親,我見到皇上了。”

“你見到皇上?”

劉氏看著黃九二,搖了搖頭,說道:“讓為娘想想看,一定是隔著幾百步吧?皇上是什麼模樣,你可看清楚了?”

黃九二見母親不相信,鬱悶地說道:“母親,我真的見到皇上了,就在我面前,就跟我和您一樣近。皇上還說,匠人是偉大的,您的兒子我也是偉大的。”

劉氏抬起蒼老的手,摸了摸黃九二的額頭,皺眉道:“沒燒啊,大白天說什麼胡話?皇上乃是至尊之體,如何會去你那破爛地方。”

真的……”

“好,真的。”

“我……”

黃九二看著敷衍自己的母親,不知道如何解釋。

劉氏看著黃九二,嘆息道:“九二啊,匠人不是偉大的,是苦命的。就以你父親來論,他並非是住坐匠,只是輪班匠,當年有多苦,你應該還記得吧?”

黃九二低下頭。

明代工匠分兩種,一類是住坐匠,即常駐京師。一類為輪班匠,即在京師外的匠人。

朝廷將輪班匠整編為班,三年一班,輪番進入京師打工。

或許有人會想,去京城幹活,這是好事啊,說不定還能多賺點錢,回家多買幾畝地呢。

只是,你先別急著去看李家那一畝三分地,如果你聽到朝廷召你這一班匠人入京了,你最好是先抱抱老婆孩子,交代好後事,然後站在村東頭,來一場“風瀟兮兮”的離別。

比如這位匠人是福建漳州府的,收到朝廷命令,那就出發吧。

等等,是不是先準備五兩銀子,問老婆要,老婆可憐兮兮地拿出了三兩銀子。

這是最後的家底了,你省著點花。

兩千多里路,考慮到一路上要翻山越嶺,轉彎抹角,白天走多了路腳疼,晚上不安全需要休息,想要到京師,至少要一個半月。

三兩銀子,一天合六十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