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朱棣的傑作:三大營(第2/2頁)
章節報錯
竟然出現了兩個三大營?
朱棣什麼時候學習的電路知識,懂得冗餘備份了?
這個思想,可有些超前啊。
想想歷史中記載的明英宗朱祁鎮,便是在土木堡,葬送了中央三大營全部精銳,而朱祁鎮本人,也被瓦剌帶走“北狩”。
後來瓦剌大軍殺到北京城下,若不是于謙應對得當,加上瓦剌缺乏死戰決心,才讓大明沒有重蹈北宋覆轍。
而於謙當時最困難的,便是手中沒兵。
若是歷史中的朱棣真正創造了兩個三大營,就算是朱祁鎮帶出去了正三大營死絕了,于謙為了守護北京,也不會如此困難。
“正、副三大營,在訓練上可有差異?如何安排訓練?”
朱允炆詢問道。
朱棣微微搖頭,道:“並無多少差別。日常訓練方面,五軍營負責操練戰陣,磨練戰法,三千營負責巡哨、偵查、衝陣等,神機營,則專司火炮、火銃訓練。”
朱允炆聽聞之後,連連點頭,問道:“戰時如何調配?”
朱棣自信地說道:“皇上,戰時主將衛隊處於中心,五軍營按不同方位佈置,步兵在內,騎兵在外。三千營與神機營在外,形成長圍,一旦有敵情,便可以火
銃居前,騎兵次之,步兵再次之。”
“新戰陣訓練如何?”
朱允炆看向姚廣孝與徐輝祖。
徐輝祖連連點頭,認真說道:“皇上,此戰陣搭配完美,即可彌我騎兵不足,亦可強我步兵之長,與韃靼、瓦剌交鋒,可爭雌雄!”
姚廣孝附和道:“三大營雖是為大規模作戰準備,然則變陣無窮,可以亂打亂,可分散出擊,靈活多變,是一種出色的戰法,應推行於京軍。”
朱允炆見徐輝祖、姚廣孝對三大營皆是認可,便點了點頭,對朱棣道:“既如此,那便依燕王叔所言,將京軍一分為二,設正、副三大營,以大教場為正三大營特訓之地,以小教場為副三大營特訓之地。還有什麼問題嗎?”
朱棣施禮道:“皇上,正、副三大營,應集天下精銳,臣懇請皇上,自地方衛所、邊軍,分調精銳以充三大營。”
朱允炆也清楚,從地方調取精銳,是強幹弱枝的最好方法,只是這樣,對於邊疆地區而言,卻是極為不利。
嗶嘀閣
“地方衛所,暫時不宜擅調入京。不若便命平安,於北平衛中遴選三萬精銳,再命遼王,追遣二千朵顏三衛,充實京軍吧,如此的話,京軍,便需裁撤三萬兵馬。”
朱允炆嚴肅地說道。
朱棣、徐輝祖深吸了一口氣。
再裁軍三萬嗎?
這可不是一個小動靜,尤其是這些人,被新軍之策深深吸引,誰都不願意輕易離開京軍。
朱允炆凝眸,沉聲道:“京師維持三十萬大軍,已是耗費極大,絕不可再增軍兵。朕知你們難,但大明百姓更難,執行吧,引入淘汰制,殿後者,退出京軍!”
擲地有聲!
不容拒絕!
淘汰制,意味著京營軍士考核,一旦殿後,便需離開京營,改軍籍為農籍。
這對於新軍之策下的所有軍士而言,是一件極為殘酷的事,但也是警醒所有軍士的利器。
只有讓所有軍士有危機感,才能促使他們自主訓練,配合訓練,才能讓他們具備高度的榮譽感與使命感!
“遵旨。”
朱棣與徐輝祖凝重地答應道。
朱棣等人剛剛走出皇宮,丘福便急慌慌地找到朱棣,低聲稟告道:“王爺,北平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