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炮局,火炮司。

四門黑色的火炮蹲坐在炮車之上,隨教匠武初九一聲令下,火炮的引線被點燃,轟地一聲,大炮猛地一震,四顆炮石從黑色的炮筒裡飛了出去,砸向湖水中央設定的靶船。

兩顆落在水中,炸起人高水花,兩顆擊中了靶船,轟然崩開,整個靶船瞬間糜爛。

“皇上,此乃火藥司研製的新型炮石,配合新制火炮,威力不凡。”

火炮司掌印李壽稟告道。

朱允炆滿意地點了點頭,火藥司終究還是出了一些成果的,以前的火藥炮石,多以石頭、鐵為材料製成球形實心彈,或製造為鏈彈、霰彈,在殺傷上,主要是以撞擊式的物理損傷為主,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炮彈。

在自己給二炮局了新的思路之後,空心鑄鐵彈終制造了出來,這種炮彈的殺傷,不再是單純的撞擊,而是可以藉助內部的炸藥,炸開鑄鐵彈外殼,借崩碎的鑄鐵殺傷敵人。

空心鑄鐵彈的出現,減輕了炮彈的重量,讓火炮的有效射程提升到了四百步,雖然這東西也能打到五百步去,但控制起來太難了,估計還沒到五百步距離,就會在半空中炸開。

眼下這門工藝還不成熟,批次製造存在問題,聽說還炸過膛,傷了好幾個人。

“誰是封善?”

朱允炆詢問道。

封善連忙上前,跪拜道:“匠人封善拜見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允炆抬手,示意封善起身,打量著封善,道:“新制火炮你為首功,按二炮局獎懲規矩,當賞你千兩白銀。來啊,抬銀子來!”

嗶嘀閣

顧三審揮了揮手,安全域性之人便抬來四個木箱,至封善面前,刷刷開啟,裡面露出了白花花的銀子,而這一幕,也落入了其他匠人眼中。

渴望,羨慕,毫無遮掩。

朱允炆走向封善,顧三審親自取來一個木質托盤,跟在一旁。

“封善,改進火炮,立有大功,朕賞千金不足以表其功業,特恩賜,準其佩大明國徽,以彰功勞!”

朱允炆揭開木質托盤上的黃布,取出了大明國徽。

大明國徽,以銅鑄造,形如朝陽,近似圓形。

底部設計為文廟圖案,以示大明建立正統儒家之上,大明子民共同認可與尊崇聖賢之道。

上部中央設計為英烈碑,以彰顯大明英烈之功,英烈碑左右,鋪就花紋。英烈碑之上設計有三顆五角星,星辰處在一條線上,寓意褔星、祿星、壽星。

這是大明最為珍貴的國徽,律法規定,無功者不得公開佩戴。

朱允炆親自給封善佩上國徽,這不僅僅是封善一人的榮耀,還是整個二炮局的榮耀。

這是大明朝廷的第一枚功勳國徽!

朱允炆將它給予了封善,給予了二炮局,也給予了新時代!

熱武器時代!

朱允炆的理念與很多武將不同,他們極看重的是騎兵與步兵,至於神機營,這是一個新的兵種,還沒有經過真正的大戰場檢驗。

神機營想要贏得地位,需要一場大戰,以勝利的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