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恩慧將寶石收起,歡喜地回道:“《白蛇傳》讓京師沸騰,想要聽聞的百姓更是無數,民間已有一些戲班子在模仿了,只可惜他們沒有後續故事,總無法如意。那慕容景兒提出在中城置辦一處宅院,專門作戲臺,以收取入門錢來盈利。”

“呃,這麼快就開始收門票了?”

朱允炆驚訝地問道。

“何為門票?”

駱顏兒冷不丁地插了一句。

朱允炆轉過身,暗暗鬱悶,古代這時候可沒什麼門票概念,什麼名山大川,都是免費的,看戲往往也不是門票制,而是包場制……

能請戲班子的,通常不是土財主,就是暴發戶,或官宦之家,給的錢是“賞銀”,可不是買的票錢。

不過收取“門票”錢也不是什麼稀罕事,宋代的瓦舍勾欄那麼多,想要進去,多數都是需要掏點入門費的,只是不會給發票,想找人報銷是不可能了。

“朕的意思是,既然是入門錢來盈利,不妨就把事情做完善一些,設計一款專用的門票,標上《白蛇傳》第幾場,誰為角,幾號座,幾日幾時開場……待到開戲時,憑票對號入座,這樣豈不是更為方便?”

朱允炆坐在椅子上,取來一本書說道。

馬恩慧驚訝地看著朱允炆,這些奇妙的心思他是如何想到

的?推行門票,可省了不少事,也顯得有規矩許多,高雅許多。

駱顏兒明顯對朱允炆的奇思妙想習以為常了,一個能想出醫用紗布、製備出“千里眼”,化羊毛為衣物的皇上,想出個門票,似乎也不算什麼……

“等地方佈置好了,先借給戶部用一用。”

朱允炆吩咐道。

“戶部?”

馬恩慧見朱允炆想要看書,知他看書有標註的習慣,便走上前研磨,問道:“這事與戶部有什麼關係?”

朱允炆抬頭看著馬恩慧,笑道:“這些寶貝要出手,總不能讓朕親自去賣吧?既然東西賣了錢,大部分是要進入戶部的,那自然是交給戶部來辦……”

一想到黃子澄這種古板的文官去賣貨直銷,朱允炆的手指便歡躍地叩打著桌子。

翌日,武英殿。

朱允炆傳召內閣、戶部官員、五軍都督府官員,商議山西移民事宜。

黃子澄有些擔憂道;“臣與戶部官員合議過,認為自山西移民是可行。然皇上所提五十萬數量過大,若下旨奉辦,便會有數十萬山西家庭支離破碎,戶部建議今年只移二十萬。”

鬱新皺眉,贊同黃子澄,對朱允炆進言道:“欲速則不達,萬一激起民變,恐會得不償失。臣認為可徐徐轉移,不宜操作過急。”

朱允炆沒有說話,只是攤開了一張輿圖,仔細審視著,低頭說道:“張愛卿,你如何看?”

張紞走出一步,欠了欠身,道:“臣以為戶部所言是有道理的,五十萬百姓,牽動的是數十萬家庭,關聯甚廣,在一年內完成遷移難度很大,且遷移至北平、開封等北方之地,必輔以農具、耕牛、屋舍,而這也準備尚差許多,不足支撐五十萬百姓之用,一年移民二十萬,是妥善之舉。”

二十萬麼?

朱允炆暗暗盤算,二十萬分散出來,根本無解于山西沉重,也無解於北方荒蕪,這個數字太少了。

“五十萬,不可減!”

朱允炆敲了敲輿圖,嚴肅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