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輝祖至武英殿,入殿求見朱允炆,沒多久,便傳召常千里。

常千里見到朱允炆,大禮參拜。

朱允炆打量著常千里,微微一笑,道:“朕聽聞出關之前你還頗為富態,如今再看,卻不盡然。看來晉商北上辛苦不淺,起來吧。”

常千里萬萬沒想到,大明皇上對自己的第一句話,竟是充滿關懷的問候,而不是詢問北元或交易。

“草民謝恩。”

常千里站了起來,低著頭,不敢直視。

朱允炆看了一眼雙喜,雙喜連搬了一個凳子過去,對常千里道:“皇上讓你坐下回話。”

常千里小心地看了一眼朱允炆,感謝之後,只挨著凳子邊緣坐了下來。

朱允炆將手中的奏摺合了起來,道:“你們的情報很有價值,這一次做得不錯,值得嘉獎。只不過八大晉商往日之過累累,想要一筆勾銷,怕是不易。”

常千里心頭一顫,連忙跪下,求饒道:“草民願獻上所有家產,以求皇恩浩蕩。”

朱允炆哈哈笑了起來,站起來,繞過桌案,道:“所有家產,確實可以抵罪。但這並非是朕想要的。”

常千里渾身顫抖起來。

錢財不管用,難道說皇上想要自己全家人的命?

這,這……

朱允炆見常千里畏懼,微微搖了搖頭,道:“朕想要你們繼續深入北地,刺探情報。”

“啊?”

常千里錯愕地抬起頭,一臉驚訝地看著朱允炆。

朱允炆沒有開玩笑,繼續說道:“北地大亂在即,他們越是混亂,對物資的需求也會增多。朝廷可以給晉商出關的許可,但主要貨物需要由朝廷說了算。”

小書亭app

戰爭很吃鹽,也很吃鐵。

平日裡節省,兩天吃一次鹽,可到了打仗的時候,那就少不了鹽,頓頓都要有。

再說了,打仗的兵器也是會損毀的,總不能把蒙古刀當鋸來用吧。受限於匠人規模,無論是瓦剌還是韃靼,其戰刀數量都算不得充盈,一旦損壞多了,很難大量補充。

而藉助商人之手,鋤強扶弱,煽風點火,也算是弘揚正義了……

“皇上,草民沒聽錯吧?”

常千里幾乎懷疑自己的耳朵。

朱允炆認真地看著常千里,道:“朕允許你們在許可之下出關,但不允許你們擅自出關。另外,你們的家產朝廷不會動,但這一次北去與日活北去所得利,悉數抽出二成,交給大同都司用於新兵之策吧。”

“新兵之策?”

常千里眼神一亮。

聽皇上的意思,朝廷已經決定將大同納入新兵之策範圍,而這對於晉商而言,絕對是大的利好訊息。

當兵的有了錢,就意味著他們家人有了錢,他們家人有了錢,就意味著商人有錢賺了……

“雙喜,給他們吧。”

雙喜拿了幾份文書,交給常千里,道:“這是皇上寫給你們的寬赦文書,不走內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