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鎮南關,難(第2/2頁)
章節報錯
當韓觀、黃廣成等人見到死去的婦人與女子時,明白了京觀所在的意義。
韓觀下令,定址掩埋死去的大明百姓,安排黃廣成安撫百姓,並召張輔等人商議下一步的戰事。
“永平寨與虎山嶺有變,用不了多久便會傳到了胡杜耳中,我們必須進軍,將胡杜大軍留下。張指揮,你認為接下來應該攻取逐象山,還是繞過逐象山,直取石西州?”
韓觀攤開廣西輿圖,詢問道。
張輔低頭看著輿圖,手指點在了逐象山位置,道:“逐象山有兩千安南軍,皆是駐紮在山上,易守難攻,若強行攻取,損失必大。而繞過逐象山,直抵上石西州或下石西州,則可以直接找到胡杜的主力,於這一片山丘之地決一勝負。”
“一旦胡杜主力潰敗而退,逐象山也好,祿州也好,必失後援,只需封山便可解決戰事。只是繞過象山石,便需多耗至少三日行程,若逐象山安南軍畏懼之下,退至石西州,便會壯大胡杜大軍,到時候決戰怕不好打。”
韓觀微微點頭,詢問道:“若是安插一部分軍隊牽制逐象山之敵,讓其無法撤出,大軍繞路而行,應可打胡杜一個措手不及。”
張輔認可韓觀的想法,只是看著輿圖,擔憂地說道:“朝廷旨意是若可全殲,不放一人。若我們直入石西州,胡杜擔憂之下倉皇退走,如何是好?”
韓觀眉頭緊皺,一臉愁容。
朱允炆發來的旨意寫得很清楚,此番安南進犯大明,必給其迎頭痛擊,若事可為,務必全滅安南大軍,不讓一人返回安南。
可現在的問題是,胡杜他有腿啊……
他手下的一萬餘將士,也不是殘障人士,一旦打起來,很可能會跑路。
而進出大明的要地鎮南關,現在還在胡杜手裡。
韓觀嘆了一口氣,面色凝重地說道:“廣西除了桂林三衛外,就只有南寧衛、柳州衛、馴象衛、梧州千戶所,總計不到三萬五千人。除鎮守各地之外,所能調動兵力,不到
兩萬人。以兩萬打一萬三四,還想要全殲,實在是不太可能。”
“待胡杜退出鎮南關,我會親自寫奏摺陳說。若皇上治罪下來,都司衙門一力承擔,與南寧衛無關。”
張輔看著頗有擔當的韓觀,微微搖了搖頭,伸出手指,越過逐象山、石西州等地,點在了鎮南關上,道:“只要拿下鎮南關,胡杜便插翅難逃!皇上所想要的結果,自然而然便會成為現實!”
韓觀低頭看了看輿圖,牙齒一酸,無奈地說道:“拿下鎮南關,憑祥關又在我軍手中,安南大軍是無路可退,只能在西石洲接受他們最後的命運!但是張指揮,不說鎮南關是一道險關,必然有大軍把守,就一個問題,前往鎮南關必會經過西石洲,而那裡有胡杜大軍,如何過得去?”
人不是鳥,飛不過去。
張輔指了指西石洲附近的群山,道:“若是在山中小心穿行,必可繞過胡杜防線,直抵鎮南關。”
韓觀連連擺手,拒絕道:“絕不可行,群山穿行便意味著只能走人,不能走馬,耗時長久,糧食供應也成問題,加之一些深山老林毒蟲遍野,道路不明,一旦在山中迷路,更會帶來災難。”
“這是實現大戰略唯一可行的方法。”
張輔嚴肅地看著韓觀。
韓觀搖頭,堅決不同意:“皇上的大戰略,並非是我的大戰略,我為都司,絕不會讓士兵冒如此風險。”
張輔盯著輿圖上的鎮南關,沉默不語。
韓觀拍了拍張輔的肩膀,道:“我知道你想要封鎖安南退路,並不全是朝廷旨意,而是想要徹底消滅胡杜大軍。只是山路絕不可行,稍有不慎,便會全軍覆沒。”
張輔抬起頭,看著韓觀,說道:“都司大人,虎山嶺被掠百姓中,只剩下了婦孺老弱。”
韓觀愣住了,不解地看著張輔。
張輔咬牙道:“男人去哪裡了?”
韓觀抬動眉頭,低頭看著輿圖,面色陰晴不定,道:“你是說胡杜大軍進入大明,最大的目的不是搶奪思明府,而是掠奪青壯勞力?”
張輔重重地點了點頭,道:“只有這一種可能,所以若是選擇正面在西石洲與胡杜交戰,胡杜必然會挾百姓南下,到時候我們趕走了安南大軍,也失去了青壯百姓!那這思明府還如何立足?”
沒有百姓,空有土地,那這一片土地是不牢固的,也是沒有人間氣息的。
韓觀明白了,想要救回百姓,就不能直接進入西石洲,必須先封鎖安南大軍的退路。
可是,拿下鎮南關,難!
“都司大人,我願率南寧衛三千人,攜三日口糧,闖大山,走險路,以求出現在西石洲以南,先一步奪下鎮南關!”
張輔肅然請命。
韓觀深吸了一口氣,看向南寧衛的千戶黃桂、潘成、王遠興,見三人皆挺直胸膛,目光堅毅,便對張輔說道:“你可想清楚了,此行可不容易。”
張輔嘴角微微一笑,道:“若是容易,還需要南寧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