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張輔要去廣西(三更)(第2/3頁)
章節報錯
顧三審領命。
朱允炆看著離去的顧三審,揹負雙手,對雙喜說道:“燕王躁動,朕降服了。周王謀逆,朕下令抓了,接下來還會有誰?是不是朕太軟弱,所以才一個個想欺負朕?”
雙喜連忙跪地,不敢言。
朱允炆低估了大明初期的政治複雜性,朱元璋的兒子就沒幾個好惹的,就歷史中記載的,光是變態殺人狂就有四五個,還有幾個陰謀家,陰損的很。
原以為自己改變了歷史,消除了朱棣這個大威脅,其他藩王就能老老實實了,可現在看來,陰謀這把火一旦燃燒起來,不多準備點水,是澆滅不了的。
朱允炆剛坐下來,準備繼續批覆奏摺,解縉便求見,呈報一份奏摺,道:“皇上,前往安南的使臣楊渤回京了,這是他的奏報。”
接過奏報,朱允炆快速掃過,道:“楊渤的奏報與安全域性的奏報相悖。楊渤言說安南並無胡季犛篡位,只因陳氏國王病死,胡季犛作為陳氏外甥,被百姓擁立為國王,你認為可真?”
解縉搖了搖頭,肯定地說道:“楊勃的奏報是虛假的。安全域性調查並未接觸胡季犛,而是於安南內外暗處調查所得,而楊勃深入安南,為胡季犛厚待,所看到的聽到的只是胡季犛安排的結果。”
朱允炆低頭看了看楊勃的奏報,道:“將這份奏報抄錄一份,送給占城使臣,看看他的反應。”
“那楊勃?”
解縉問道。
朱允炆看著解縉,道:“他只給了你奏報,卻沒有給你胡季犛的國書,自然是想要入殿奏報,既然如此,那就召他入殿吧。”
解縉面色一變,連忙跪道:“是臣疏忽。”
朱允炆擺了擺手,道:“坐一旁等吧。”
楊勃尚未到,御用監少監王鉞匆匆入殿,對朱允炆奏報道:“皇上,中央錢莊兌銅風潮猛過昨日,只一個上午,四處錢莊便兌出十八萬銅幣,再這樣下去,錢莊的銅錢怕要見底了,主事提議加以約束,再關停兩個錢莊……”
朱允炆皺眉道:“不可再關停,繼續兌換!”
“皇上,再如此下去,怕支撐不到明日午時。”
王鉞擔憂地說道。
朱允炆拍案道:“繼續兌換,銅荒銅荒,朕就不信解不了!解縉,稍後周知百官,下午開朝會。”
解縉清楚朱允炆開朝會的目的,眼見朱允炆在氣頭上,也不敢違背,只好答應下來。
楊勃至,跪拜後,拿出了胡季犛的國書,道:“胡氏深得民心,加之陳氏已無後人,故此為民所擁,成為安南國王,並無篡位謀朝之嫌。胡氏親書朝廷,一為陳明事實,二為宗藩請封。”
雙喜接過國書,轉交給朱允炆。
朱允炆看過之後,不由暗暗感嘆胡季犛是個人才,在演戲、撒謊方面,絲毫不弱於朱棣,歷史書都記載了的,你丫的再演戲有啥用?
謀朝篡位就是謀朝篡位……
只不過,陳氏還沒死絕,現在還不是拆穿胡季犛的時機,自然也不能處置楊勃。
朱允
炆欣慰地對楊勃道:“你出使辛勞,又查明瞭安南真相,是有功於朝廷的,且下去休息,朕不會忘記屬於你的賞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