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敬苦澀至極,原以為是太平盛世,誰知在那看不到的遠方,還有著窮頓如野的蠻荒。

“有口諭。”

少監王鉞走入戶部大堂,尖聲喊道。

黃子澄、卓敬等人連忙起身跪禮,王鉞開口道:“風冷天寒,朕憂城外災民,意欲探訪,以察民之生活,訪其難處,命六部、內閣主官即刻隨行。”

“臣等遵旨。”

黃子澄不敢怠慢,收拾妥當之後,走出了戶部大門,寒風捲至,直讓人哆嗦。

“黃大人。”

工部侍郎鄭賜走了過來,打了個招呼,道:“這天正是冷時,皇上此時出宮探訪,萬一傷了龍體可如何是好,我們是否進言一二?”

黃子澄頂著風,對鄭賜道:“鄭大人知曉皇上性情,他決定的事,不會輕易改變。”

鄭賜將手藏在袖子裡,轉過身,倒著走,對黃子澄道:“其實我等實在沒必要在文武之爭上內耗,只要是有利於大明,我們就應去支援。工部已有幾個官員寫了奏摺,認為開設正、副課業卷是可行的,主張在州府縣學中革新教育,只是被我壓了下來,尚未遞上去。”

黃子澄看了一眼鄭賜,便眯著眼道:“遞送吧,戶部也有官員上了奏摺,攔是攔不住的。”

鄭賜看了看左右無人,便湊近了一些,對黃子澄道:“其實文武之爭並沒有多少必要,你還不知道吧,二炮局研製的新型火藥已開始裝備神機營,其威力不凡。”

“這與文武之爭有何關係?”

黃子澄不解地問道。

鄭賜呵呵一笑,道:“有了新型火藥,火銃威力大增,火炮威力也會大增,日後三大營中,神機營的戰力不可小覷。黃大人,你想想,神機營就是瞄準了射擊或炮擊,它不需要武將啊……”

黃子澄愣住了,止住腳步,驚訝地看著鄭賜,道:“你說什麼?神機營不需要武將?”

鄭賜重重地點了點頭,嚴肅地回道:“神機營只需要裝備大量的火銃、火炮等火器,指揮官可以是文人,它不像是三千營,需要騎術精良,精通戰陣。”

“若神機營戰力超出三千營,神機營規模必會擴大,併成為我大明京軍的主力,若文官可以掌控神機營,那豈就是掌控了武勳命脈?”

黃子澄看著鄭賜,並不言語。

鄭賜輕輕補充了一句:“所以,戶部應多多支援二炮局,這是一張二十萬兩的支取單據,只需大人蓋個印……”

黃子澄凌亂了。

繞了一大圈,說得自己都信了,竟是一個要軍費的……

“你說得話到底是真是假?”

黃子澄拿不準神機營的未

來,問道。

鄭賜嚴肅地保證道:“一旦二炮局研製出新式火銃、火炮,其在三大營中戰力必然居首,只是眼下研製出了一些問題,需要購置更多的材料。”

黃子澄看了看二十萬兩的字跡,咬牙道:“最多十萬兩,多一文都沒有。”

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