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煤礦不好嗎?”

馬恩慧疑惑地問道。

朱允炆凝重地點了點頭,道:“好是好,只不過為了錢,有些人是不把人當人用的。皇后要記住,資本是喝人血的,朕想要控制資本,讓它少沾點血腥味。”

“何為資本?”

馬恩慧更不解了。

朱允炆沉思了下,解釋道:“可以簡單的將資本理解為金錢,很多衙署、商人唯利是圖,就以煤炭為例,一旦新式爐子與蜂窩煤大行其道,必有商人壟斷煤礦,大肆開挖煤炭。可煤炭它並是在地皮之上,而是在地下,挖深到一定深度後,危險也會隨之增加。”

古代挖礦不是後世,有通風裝置,有抽水裝置,有支護模板,還有充分的救生系統,一旦出了問題,能調動挖掘機、鑽探機……

古代什麼都沒有,挖礦全靠命。

挖深了,拿個木頭支撐著,支撐不穩,垮塌了,那就徹底躺在裡面了,救都不用救了。

拿著小鏟子救人,等救出來,人都成骨頭了,浪費這個時間,還不如換個坑,多挖點煤。

死了人怎麼辦?

簡單,一個人,一頭牛的價,五至八兩銀子,夠了吧?

商人考慮的是整體利益,不在乎人命。

這一點朱允炆十分清楚,後世多少黑窯,埋著多少人命,都是無法計數清楚的,在資訊極度發達的時代,都有人隱瞞礦難,若在古代,毫無制度約束,一旦被資本驅動,黑窯必會瘋狂,不要命地往下挖,豈不是罔顧人命?

大明最重要的資本那就是人口,這片大地,可以容納十幾億人口,如今才六千多萬人,太少太少,還有無數的荒地等待著開墾,等待著種植。

人口遠遠不夠,死一個都衰減著國運,必須提前安排好。

馬恩慧第一次聽聞煤礦還有如此多危險,臉色有些發白,不安地說道:“皇上,我們還是不要將蜂窩煤推出來了,若是害民,那所得利錢,不也沾染著血色。”

朱允炆看著善良的馬恩慧,道:“蜂窩煤遠比一塊塊的煤炭安全,實用,推行出來,有利萬民,這是我們不應該阻擋的好事。只不過,無論是官府還是民商煤礦,都應有制度,有人監督,不可胡亂開挖,不可蠻幹……”

“所以,皇上才這麼忙碌?”

馬恩慧低眉問道。

朱允炆拉著馬恩慧坐了下來,道:“是啊,工部這段時間安排了很多人外出,為的便是將那些無主煤礦收入朝廷,將發賣給商人的煤礦購置回來,由朝廷來控制,至於無法收回的煤礦,朕已安排了三法司,頒佈法令納入監管,只有一切佈置到位之後,方可將新式爐子與蜂窩煤推出。”

“皇上所慮周祥,臣妾萬萬不及。”

馬恩慧感嘆道。

朱允炆淺淺一笑,緩

緩說道:“其實,爐子推行於世已是不遠。皇后應該知曉,朕已安排人去了北平等地吧?”

“自是知曉,還帶走了臣妾八千兩銀子。”

馬恩慧有些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