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淑妃句容省親(三更)(第2/3頁)
章節報錯
國子監雖有主副院之別,然學問本身,並無貴賤之分。
楊士奇很感謝朱允炆,因為他的一堂課,徹底解決了如何看到十二院的問題,沒有人再會將其稱之為“十二雜院”。
而那新穎的教學方式,更是讓所有人眼前一亮,原來講課還能如此講……
黑板、粉筆、板擦,被大量訂購,楊士奇與方孝孺直接要求,在各地府州縣推行黑板教學法。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這十六個大字,成為了國子監的“校訓”,被鐫刻於石碑之上,昭告所有進出國子監之人,皆要有大海胸懷,吸納各種學問,要有高山一樣的意志,毫不動搖,步步行遠。
兵部。
茹瑺坐了下來,面色冷峻地看著劉儁,緩緩說道:“皇上在警告我們。”
劉儁微微皺了皺眉頭,並沒有反駁。
朱允炆在國子監的講話,對軍人大肆肯定,拉高了武勳地位,這是不爭的事實,而這個事實背後的邏輯,則是皇上不希望兵部過多插手五軍都督府之事。
劉儁面色嚴峻,輕輕說道:“大人,五軍都督府與衛所軍官選任,還是應以武官為主。此番皇上是敲打,若下次直接駁回,便不好收場了。”
茹瑺微微點了點頭。
雖然皇上同意古樸接替陳瑄為水師總兵,但文官把控水師,恐怕未必能得聖心。
“若是將古樸換下來,你認為誰可充任水師總兵?”
茹瑺清楚,古樸雖為人清廉,讀過兵書,但他沒有上過戰場,帶過兵,未必能在水師中站穩腳跟。
既然皇上不高興了,那便自覺點,退讓一步。
劉儁思索了下,說道:“駙馬都尉李堅。”
茹瑺不太滿意這個回答,道:“那李堅乃是前軍都督府府事,向來只忠誠於皇室,從不與文臣來往,若將水師交給他,兵部對水師的節制便會削弱。”
劉儁無奈地搖了搖頭,說道:“大人,當下所思所慮,應以國事為重,而非兵部為重。李堅忠誠於皇室,便足夠了,至少他不傾向於徐輝祖與燕王。”
茹瑺沉默了會,見想不出更好人選,便道:“安排人上書彈劾古樸,讓他回來吧,推薦李堅統管水師。”
劉儁瞭然。
坤寧宮。
馬恩慧正在拉著淑妃駱顏兒的手,羨慕地說道:“你倒是一個幸運之人,皇上特恩賜你回家省親,這是本後都沒有的榮耀。”
駱顏兒苦澀一笑,低頭道:“皇后說笑,臣妾可不想什麼省親,只想待在宮中,此番說是省親,實則是監工罷了。”
回家?
駱顏兒期待並不多。
父親被殺,母親自殺,二叔欺壓,祖母柔弱,大伯無能。
那個家,已沒有可以溫暖自己的人。
唯一牽掛的,也只有大伯家的弟弟駱冠英、妹妹駱媛兒。
皇上準自己返回一趟句容,明面上是省親,實則是代表皇上,整合句容石灰窯,形成一個巨大的石灰窯,專供朝廷石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