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新式教學,帝王論(二更)(第2/3頁)
章節報錯
內侍解釋過之後,便帶著幾個匠人進入其中。
楊士奇站在門口,看著這些匠人抬著“黑板”進入其中,在明倫堂的北面牆上,用鑿子開了小洞,然後用木銷將黑板與牆壁契合,打牢固之後,還在黑板上側打了九個木銷,木梢之上有繩結,短小的繩子末端,掛著稍大於魚鉤的鉤子。
國子監之人看不懂,官員也看不懂。
雙喜來了,安排人將一摞厚厚的寬大紙張掛在黑板西側,最外是空白白紙,眾人看不到底下紙張內容。
楊士奇正疑惑者,一聲“皇上駕到”驚醒了楊士奇,連忙跪迎。
朱允炆一身常服,揮手讓楊士奇起身,走入明倫堂,不等眾人擁擠著下跪行禮,便道:“此處乃是學問之地,無須多禮,大家請
坐吧。”
匡愚、鬱震坐下之後,看著登臺的朱允炆,依舊有些震驚。
皇上言說的人體秘密,當真存在嗎?難道說,醫學不止是經脈陰陽,還有更多的奧秘?
也許,應該找個機會再與皇上探討下。
朱允炆從講桌之上的盒子中,抽出了一根白色粉筆,側身看了看熟悉的黑板,然後對眾人說道:“朕今日並非是講述某一種課業,只講述一點。”
解縉看著朱允炆走向黑板,抬手便書寫下兩行字: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看著黑白分明的字跡,解縉有些驚訝,楊士奇也瞪大眼。
這是什麼?
竟可以直接書寫文字?
哎呀,皇上寫了錯字,呃,擦掉了,竟然可以將字擦掉?擦掉之後,黑板依舊是黑板,並不妨礙再次書寫,這種物件,古來不曾一見。
如此神奇,用於教學豈不是一件大利器?
方孝孺眼神有些放光,似乎看到了文盛的未來,制約文教的一大因素,那不就是缺乏書籍嗎?
有了這黑板,哪怕學子沒書,也可以完全識字、背誦經義學問,可讓學堂內的所有人,一起看釋義。這黑板,是個好東西啊,一定要在國子監,不,是在全國省府州縣推而廣之!
凡教化之地,皆應黑板懸牆,教識文字,以傳薪火。
朱棣盯著黑板,深吸了一口氣,這東西可以寫字,那豈不是也可以繪製輿圖,演示兵法?
橫空出世的黑板,驚訝了所有在場之人。
朱允炆看著沉默的眾人,也有些納悶。
古人雖然學禮知禮,但一個個都是不文明的主,尤其善於亂寫亂畫。
比如蘇軾,爬個廬山,回頭一看有個牆,拿起筆就開始寫: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再比如辛棄疾,睡不著覺,就在客棧牆壁之上亂寫:鬱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