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說,我大明雖強,但這世界之大,並非我華夏一脈,若我輩不奮發圖強,不出幾百年,便會一些丹丸之國蹂躪!”

羅貫中嘴角掛著笑意,道:“皇上所言世界,當真屬實?”

朱允炆凝重地點了點頭,神情有些悲慼,道:“權當朕,給你解悶了。”

羅貫中清楚,朱允炆想要的是:權當送行了。

“草民一直以來,心中都有一個疑團不解,可否請皇上釋明?”

羅貫中輕聲問道。

朱允炆倒了一杯茶,遞給羅貫中,道:“先生想問的是,朕為何認識你,為何看過這《三國志通俗演義》,又為何知道《水滸傳》便在你那裡吧?”

羅貫中肅然地看著朱允炆。

沒錯,這是自己幾個月以來最大的疑團。

羅貫中很清楚,在唐氏書坊之外的初見,是兩個人第一次見面,在這之前,自己不認識皇上,皇上也不可能認識自己。

但,他知道自己,而且熟悉自己所寫的《三國志通俗演義》!

這是如何都解釋不通的。

羅貫中時常都會想起這些事,最終都陷入無盡的疑惑。

朱允炆思索了下,看了一眼門口,然後對羅貫中說道:“朕做過一場夢,夢到幾百年之後,人們依舊拿著先生所作的《三國志通俗演義》,談論著三國,不過那時,這本書的名字為《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夢?”

羅貫中疑惑地看著朱允炆。

朱允炆起身,揹負雙手,沉聲道:“先生就當它是一場夢吧,其實,先生可以記住,三國大作,幾百年不衰,為後世之人稱讚不已。”

“果如此嗎?”

羅貫中笑了起來。

朱允炆微微點頭,道:“沒錯,雖然先生尊劉貶曹的寫法,惹了不少人憤憤不平,但先生之才與此三國之作的偉大,任何時代都無法否認。”

羅貫中的目光變得深邃起來,平和地說道:“那只是一場夢吧。”

朱允炆嚴肅地說道:“若這場夢,名為歷史呢?”

羅貫中驚訝地看著朱允炆,錯愕的神情緩緩退去,只剩下了輕鬆與自然,道:“如此,我無憾了。”

朱允炆看著緩緩閉上眼的羅貫中,心頭一痛。

他走了,離開這個世界了。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朱允炆輕輕地吟唱著,用這一首臨江仙,送別這位章回體的鼻祖,送別這位偉大的明初之王。

按照歷史,他應該可以活到明年,可他卻在今年走了。

朱允炆看著桌案上的《三國志通俗演義》,知道他一直都在修改,在完善,日以繼夜,不知疲倦,直至身體再也扛不住。

他用自己的生命,完善著作品。

門開了。

朱允炆走了出去,秋風蕭瑟,終在此時涼薄。

“皇上,經廠那邊請示,以什麼規格下葬羅先生?也好早日準備。”

雙喜走到朱允炆身後,小心地問道。

朱允炆嘆了一口氣,道:“他的家人在京師嗎?”

“回皇上,並不在京師,只有一老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