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一元將手放在沈修德的腦袋上,對於這個早慧的孩子,他十分喜歡,道:“沒錯,除非此番我們能賺很多錢,證明通商是對的。”

沈修德低頭思考著父親的話,吳輝掌櫃停了下來,詢問道:“沈爺,此番南下,我們購置什麼貨物最佳?”

沈一元從袖子裡拿出了一張紙,遞給了吳掌櫃,道:“按這上面的採買吧。”

吳輝展開一看,不由愣住,仔細看完之後,才說道:“這恐怕不妥吧?”

“有何不妥?”

沈一元反問道。

吳輝指了指購貨清單,道:“陶瓷採購六千件,是否太多了一些?為何要採買大量菜刀等刀具?這些也就罷了,這五百匹絲綢又是為何?”

沈家便是賣絲綢的,一個賣絲綢的,竟然還要買絲綢?這不成了笑話。沈家在京師庫房裡有不少絲綢,取出五百匹並不會影響店鋪運作。

沈一元自信地說道:“南洋之人,好陶瓷、絲綢之物,這在前朝早有記載。陶瓷需要大量採購,到時,可以拿去換寶石。”

“寶石?”

何氏眼睛開始放光。

“菜刀等刀具,自然也是貨物,南洋那些地方,鐵礦不多,縱有鐵礦,天氣如此潮溼,多少鐵物件也該換一換了,拿去以物易物,一把菜刀,換五十斤香料還是可以的。”

“五十斤香料?”

何氏瞪大眼,這,這不過是搶劫嗎?不,搶劫也沒這個價啊……

“至於為什麼我們有絲綢,還需要買絲綢,那是因為我們的絲綢都是上品貨,京師之人可以辨識優劣。可南洋之人只認絲綢,如何知曉其中差異?下品貨足夠了。依我看,一尺絲綢換五十斤豆蔻是划算的……”

沈一元侃侃而談。

何氏有些眩暈,南洋之地竟有如此富庶?

“去吧,按照清單採買,讓他們送至東水關碼頭,十七、十八號福船是我們的商船,核對之後,可先行搬入船艙。”

沈一元對吳輝吩咐道。

吳輝老臉滿是笑意,點了點頭,便帶著清單離去。

何氏看著從容的沈一元,莞爾道:“看來夫君對此番通商,頗有自信。”

沈一元重重點頭,道:“我可以感覺的到,我大明即將發生劇變,而在這一場劇變之中,商人將會變得無比強大!潤娘,這是我們的機會,我要親自辦好此事!”

“親自?你要去南洋?”

何氏臉色一變,伸手抓著沈一元的胳膊,道:“不行,我不准你去!”

沈一元看著何氏,笑道:“此番通商不同尋常,我不去盯著,誰去?吳掌櫃今年五十五了,我怎忍心讓他在海上顛簸?孫掌櫃與楊掌櫃尚在蘇州,孟掌櫃在婺源,廖掌櫃是個好的人選,可你也知道,他兒子尚未滿月,如何能讓他離開京師?”

“再者,南洋商貿到底行不行得通,大明能不能立足於三佛齊,其他島國有什麼物產,價值幾何,我若不去,誰能做得了主?”

“太危險,海上風高浪急……”

何氏擔憂地說道。

沈一元拍了拍何氏的手,寬慰道:“我們是純碎的商人,天生的奔波命。你不知吧,遼王也會親自前往南洋,他可是皇室宗親,本可以坐享榮華的富貴人物。他猶不擔心,你又擔心什麼?”

“遼王也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