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悽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一些句子,自己都可以完完整整的背誦下來。

唐潤匆匆趕來,魏朝毫不客氣地拿起一本書,直砸在了唐潤臉上,道:“你好生大膽,竟敢刊印售賣如此混賬之書?就不怕殺頭嗎?”

唐潤強壓怒火,將地上的書撿了起來,對魏朝道:“先生,這《崔鶯鶯待月西廂記》如何成了混賬之書?”

魏朝厲聲道:“此書內容可謂誨淫誨盜,不符禮數,不服管教,教唆男女違背禮制,你還敢說這不是混賬之書?”

唐潤嘆息道:“此書乃是前朝之作,前朝之人猶可觀瞻,我朝並無明令禁止,縱是混賬之言,也無需先生動怒至此吧?”

“呵,我不僅動怒,還要徹底

禁了這書!”

魏朝能不憤怒嗎?

自己女兒素日端莊,從不敢頂撞自己半分。就因看了這書,竟將自己許給了進京趕考的一位舉人,還說什麼,遇到了自己的張生,要做那崔鶯鶯!

魏朝如何能咽的下這口氣,將女兒關在家裡,拿著這《崔鶯鶯待月西廂記》看了看,頓時火起,上面還有唐氏書坊的標記,便一路風風火火而來。

不把這書給燒了,難道還留著禍害更多人?

“兩位,且能容小生說句話。”

就在唐潤與魏朝爭論的時候,書架旁一位年近三十的青衫男子出聲打斷了兩人。

“你是何人?”

魏朝冷眼看去。

青衫男子和煦一笑,道:“在下建寧府舉人楊子榮。”

朱允炆聽聞這個名字,不由猛地抬頭看去,星眸一動!

楊子榮!

這個傢伙終於來了!

太好了,有人可以幫自己收拾座山雕了。

不過後世的座山雕也才一百來號人,可自己的座山雕,動不動就是幾萬人,就是不知道他有沒有這個勇氣與智慧。

“舉人?”

魏朝聽聞之後,態度緩和了一些。

這些人都是來參加今年“高考”的,萬一中第,說不定便是同朝為官,不好得罪。

“你且說說,如此邪惡之書,當不當禁!”

魏朝陰沉著臉,詢問道。

楊子榮手中也拿著一本《崔鶯鶯待月西廂記》,看著魏朝,輕施一禮,道:“敢問閣下可是三法司之人?”

魏朝搖頭道:“不是。”

楊子榮又施一禮,再問道:“那閣下可是內閣三老之一?”

“這個……自然不是。”

魏朝有些擦冷汗。

楊子榮三施禮,道:“那閣下可是大明國君?”

魏朝瞬間打了個哆嗦,臉色蒼白,瞪著眼,連忙擺手道:“兄,兄臺,這話可不能亂說,我當然不是。”

“朝廷無禁便是可行,此書可放心營賣。”楊子榮垂手,肅然對唐潤說道,然後看向魏朝,道:“想要禁書,閣下需取得三法司、內閣許可或皇上旨意。”

“若無這些,這書,你禁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