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剛剛進入五月,還沒到暑假呢,海匪也得上班,也得搶劫,也得吃飯啊。總待在船上或島上吃老本,那怎麼行?

往年四五月正是海匪猖獗的時候,這都一個多月了,還沒見到鬼影子。

李景隆不會認為自己有霸王之氣,直接將海匪給恫嚇得遠遠的,也不會認為海匪找到了傳說中的大寶藏,金盆洗手,退隱滄海了。

越是反常,越需要警惕。

李景隆懂得一些兵法,也明白海匪一定是有什麼陰謀,所以派遣了徐增壽帶了十幾艘船隻出海,打探訊息。

至於打探訊息的方式也很簡單粗暴。

見到船隻,不用打招呼,直接迎上去,勾住船隻,有人反對就幹掉,沒人反對就直接審訊。

因為是在海上,也為審訊提供了方便,聽話的話,就乖乖交代,不聽話,附送抹脖子與海葬服務。

什麼?

錯殺了咋辦?

有什麼錯殺的,這年頭就沒通商入貢的使臣,能在海上飄的,不是海匪,便是走私商人,無論是哪一種,幹掉都是對的。

徐增壽也不含糊,帶人在海上飄了十幾天,終於弄到了情報,原本海賊界的扛把子陳

祖義在召集海賊,準備舉辦一場聲勢浩蕩的搶奪盛宴。

陳祖義沒有將目光放在廣東沿海,可能是認為陸上打架太吃虧了,畢竟李景隆整頓了海防,調了不少船隊,打的話,未必可以佔便宜。

匪徒交代,陳祖義聽說東海有個叫鄭和的,整天開著船沒事找事幹,加上倭匪兄弟訴苦,陳祖義一拍大腿,便決定了,先幹掉鄭和。

至於好處,福船戰艦不是好處是什麼?

有了船,大海之大,哪裡不能去?

搶劫的事業要做大做強,船是關鍵。

於是陳祖義便安排倭匪不斷出擊,引誘鄭和南下,並打算在澎湖水道伏擊鄭和。陳祖義是有把握的,鄭和遠路而來,必是疲憊不堪,加上毫無名氣,不是什麼海上戰將。

徐增壽的情報讓李景隆深感不安,馬上下令召集了兩千戰員,帶大小船隻二十六艘,直奔琉球附近的澎湖水道而去。

“大將軍,鄭和未必會去澎湖水道,我建議船隊先行至金門打探訊息,等有確切訊息之後,再決定是否進入澎湖水道。”

徐增壽看著站在船頭的李景隆,提議道。

李景隆思索了下,微微點頭,肅然道:“那便在金門所修整等待訊息,掛滿帆,全速前進!”

徐增壽答應一聲,回頭喊道:“滿帆。”

福建福寧府,筆架山。

鄭和的船隊停在了這裡,以作簡單休息。

張玉站在山上,看著遠處的大海,對鄭和說道:“倭匪引我們前行,前方必有埋伏。我水師勢單力孤,未必可與其一戰。”

鄭和輕鬆一笑,活動了下肩膀,道:“陳祖義邀請我們去做客,總不能不去吧?無論前方有什麼危險,總還是要去闖一闖。”

“哈哈,這性情,對老夫脾氣!”

朱能欣賞地看著鄭和。

張玉搖了搖頭,道:“我張玉並非是畏他陳祖義,而是認為,孤軍深入,一旦陷入重圍,我等會損失慘重,無法完成靖海之務。”

鄭和指了指遠處的大海,道:“張將軍,你能看到那海上有船隻嗎?”

“不能。”

張玉眯著眼看去,海上,並無船隻。

鄭和嘴角帶著淡淡的笑意,狡黠道:“海匪也看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