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商賣屯田,試點北平(第2/2頁)
章節報錯
朱允炆微微點頭,示意黃子澄坐下,然後看向夏元吉。
夏元吉起身,從袖子裡拿出了一本冊子,說道;“誠如解閣臣所言,發賣田產所得銀兩,可支撐新軍之策三五年之久。縱士紳買去了田,其所產出糧食,也是需要拿出來賣的,只要屯田不大量荒廢,原來的屯田產出糧食,並不會大幅下降,以其錢購其糧,不會出現大的糧食缺額。”
“三五年之後,新軍乃成,足以保家衛國,將韃靼、瓦剌御於國門之外,屯田生產也不會出現後顧之憂。至於後續軍糧籌備,臣認為,只要一條鞭法、國策徹底推行,我朝國庫必然充盈,供養軍士,沒有問題。”
“若諸位認為臣虛言,這冊子之上,記錄著當下內庫所存,預估了元年商稅、農稅所得,拋開各項支出與儲備,依舊可騰出至少一千萬石供養軍士。若穩產三年,朝廷至少可劃撥一千五百萬石,缺口並不大。”
朱允炆滿意地點了點頭,然後看向鬱新、張紞,道:“衛所制不利於強軍,軍籍制也是如此。總不能讓身體孱弱的人,繼續留在衛所之中作軍士。既然是新軍之策,那我們不妨大膽一些,以北平為試點,發賣屯田,同時廢除北平府所轄內所有衛所,包括部分北直隸地區衛所!”
“衛所軍士,想要繼續從軍者,則讓其從軍,若不願從
軍,改其軍籍,發放軍餉,讓其返回地方。若有軍官反對,可由平安以大軍討平!屯田發賣,給予三年低稅優惠,命其買賣悉數造冊,以商稅標準稅之。委派人員,嚴密監督買賣田產來源,若出現軍屯之田侵蝕農田之事,嚴懲不貸!”
“試行北平諸地,察明問題,積累經驗,若行之有效,則推而廣之,若行之無效,便由朝廷養北平衛所之兵!內閣擬旨吧。”
鬱新等人見事情已經敲定,也不好再說什麼,只好施禮退離。
朱允炆單獨留下了姚廣孝,拿出了一份安全域性的情報,遞了過去,道:“北平府有一名為金忠的人,師父知曉吧?”
姚廣孝聽聞之後,心頭一驚,接過情報仔細看去,更是駭然,不安地對朱允炆說道:“皇上,這金忠是不簡單之人,不僅懂奇門之法,還擅兵法。說來慚愧,是臣舉薦金忠進入燕王府的。”
“呵呵,朕知道。北平安全域性分局發現,金忠最近與士紳聯絡頗多,似有所圖。你認為,他在圖什麼?”
朱允炆目光銳利地看著姚廣孝。
姚廣孝低下頭,掐動佛珠,臉色陰沉地說道:“金忠不過是江湖術士,他斷然是不可能與士紳勾連在一起,若安全域性所探不虛,只能說明金忠身後,還有人在操縱。”
朱允炆微微點頭,笑道:“看來,你與朕想一起去了。既然如此,那就讓我們看看是誰有這麼大的膽量吧。哈哈,不准你給燕王通風報信!”
姚廣孝走出武英殿,看著天上的太陽,目光中帶著憂慮,自言自語道:“燕王,不是本僧不幫你,實在是,皇上不讓我說啊……”
不讓說,說明皇上是知情的。
姚廣孝動動腳指頭也知道是誰在使壞,朱高熾是個敦厚老實的胖子,朱高煦卻是一個富有野心的武行家,朱高燧又是朱高煦的跟班……
還能有誰?
皇上都興高采烈準備甕中捉鱉了,朱高煦還在北平興風作浪。
哎,難道朱高煦就沒想過,他老爹朱棣還在京師呢。若是他在北平鬧出點什麼動靜,朱棣還活不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