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臣如何議論,推選辯論之人,朱允炆並不在意,而是在翰林院中,召見了翰林侍讀姚廣孝、農稅總司夏元吉、編修楊士奇與李志剛、國子監率性堂監生的吳雲。

“朕蒙學至今,深感治國學問之深,縱窮盡一生,也無法探尋其根底。帝國萬千事,需要的是萬千人才,可如今的國子監,有多少可用之才?”

朱允炆面色凝重地看著身前五人,繼續說道:“學問之道,並非僅存於四書五經,以夏侍郎來論,若只讀四書五經,不精籌數學問,不通稅制厚薄,不曉農戶生存,戶部如何知我大明錢糧來自何處,用往何處,如何釐清開支,平抑財政?”

“天下學問,可以是斧鉞鉤叉,刀槍劍戟,可以是鹽鐵、米糧、布匹,也可以是星象、水流、山脈,一切事物之中,都蘊含著學問。你們可曾想過,為什麼鳥能飛起?而人不能飛起?為什麼春天風從東面來,冬天風從北面來?”

“朕告訴你們,只憑著四書五經,根本無法讓大明成為真正的盛世!農夫不需要四書五經,他們需要的是更好的耕作器具!器具製造難道不是學問?難道不是功業?士兵不需要四書五經,他們需要的是強大的戰法、戰術與武器裝備,難道說這些不是學問?”

“士農工商,四民之中,只有士需要四書五經!可是朝堂之中

,反對農工商等學問進入國子監的,恰恰又是士!朕今日給你們說這些,是希望你們清楚,學問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做官的!既然百官反對革新國子監,反對農工商等學問進入國子監,還用孔孟之道來反對!”

“那你們便用孔孟之道,用你們的智慧與才情,用你們的睿智與思維,去辯駁他們,辯到他們啞口無言,辯到他們心服口服!回答朕,你們能不能做到?!”

“能!”

姚廣孝、楊士奇等人齊聲回道。

“準備材料,準備辯論吧。姚廣孝為首席辯論師,夏元吉為次席,楊士奇為三席,李志剛與吳雲配合,負責抓住對方言論漏洞,輔助三人,不作辯護。”

朱允炆安排好辯論的任務,便講述了一些基本的辯論技巧,然後讓五人儘早形成辯論方案。

與此同時,百官也收到了訊息,在暗暗諷刺皇上不自量力之後,便開始選拔自己的人員。

百官嘛,人多,嘴也多,誰不想趁此機會,留名一把?

於是,從禮部到六部,從各級侍郎到七品官員,再到國子監,踴躍報名者眾,甚至連都察院的人也參與了一把。

不過只有五個名額,誰來?

五個名額?

不,確切地說,只有三個。

陳迪說了,自己是禮部尚書,國子監又是禮部所管,禮部要一個名額,不過分吧?

國子監祭酒程師周也說了,作為國子監的最高領導,我要一個位置,坐著說幾句話,總沒問題吧?

什麼?

我太老了?

好吧,那交給國子監司業張智吧。

剩下三個名額,一群人爭搶,哄哄亂亂,兩天過去了,人選還沒敲定。而姚廣孝等人,已將辯論方略遞交朱允炆……

《控衛在此》

PS:

感謝當年殘月兄打賞,順帶推薦殘月兄科幻大作《星際生存從侵略開始》。

奇妙的科幻構思,神秘而宏達的星際探險,宇宙奧秘的探索,星際征戰的人文思考,如一幀幀電影畫面,投射而出。

驚雪是《三體》謎,也是《星際生存從侵略開始》謎。

在我們低頭時,追問歷史。

在我們仰望星空時,追問宇宙。

有興趣的朋友,不妨閱覽下《星際生存從侵略開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