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蒸汽機?洗洗睡吧(第2/2頁)
章節報錯
雖然《大明律》中規定,四品以上的官員禁止經商,貪汙六十兩白銀就要被扒皮示眾。
可對於明代官員而言,經商並不是什麼稀罕事。
商稅那麼低,手中又有權利,多少使點力氣,便是白花花的銀子,誰不想幹?
當然,這些官員都要臉,不會像二王那樣走到幕前,而是透過自己的親戚僕人來打理生意。
比如明代著名的奸臣嚴嵩,除了貪汙受賄外,還以糧食為生意,做得那是一個風生水起。
嚴嵩老家在江西袁州,一府四縣,七成田地都是嚴嵩家的,又不需要稅,糧食多了咋辦,換銀子唄。
還有幹掉嚴嵩的徐階,雖然是名臣良相,但也會經商,老家華亭佔了二十萬畝地,又開辦了大型企業紡織廠,每年生產大量織物,除了內銷之外,還說不定能幹點出口貿易,賺點外匯。
畢竟華亭離海不遠,小帆船還是有的。
朱允炆時期,明代官員還沒有如此放肆,朝廷部院大臣比較乾淨,但對於那些四品以下、包括地方官員,就很難說了。
不過朱允炆也不急,雖然自己讓二王從商,撕開了一道口子,但這些官員似乎忽視了一點,二王的田產全部充公了,除了基本的親王收入,就只有經商所得了。
日後這將是一個模板,官員想從商,大明是允許的,前提是付出點代價,這個代價對於親王而言,是沒收田產,對於官員而言,那就是脫下公服。
想要做官,還想經商,那純碎是痴人說夢。
權錢交易的可怕,朱允炆是深有體會的,一想到一個小小的辦事員,竟可以受賄幾個億,那市場的公平與正義,從何談起?
商業是需要規範的。
只是眼下的大明商業,僅如蹣跚的小馬駒,還沒有到配馬韁繩的時候。
御用監少監趙貴到了。
朱允炆將具體事宜講述清楚之後,問道:“你可願意出宮辦差?”
“咱家願意!”
趙貴連忙答應下來。
如此好事,竟然落在了自己身上,怎麼能不答應?
朱允炆微微點頭,嚴肅地說道:“你給朕聽清楚了,你出宮辦差,便需要忘記你內宮的身份,無論是買入煤炭,還是銷售蜂窩煤,買賣火爐,都不得以內宮名義!該是什麼價買入,你便什麼價買入,不可以勢壓人,更不可強取豪奪!”
“若人家上門買賣,必須好好招待。縱是客人罵罵咧咧,砸了你的鋪子,你也不能說自己是內監的人!更不要以為朕與皇后會為你撐腰!出宮之後,你便是商人,一切以商人的法子辦事!明白嗎?”
趙貴有些驚訝,不明白皇上為什麼這樣做。
若是用內監的身份,直接去拿煤炭,沒有敢反對,自己制好之後,不就可以坐享其成?
何必還要像商人一樣,花錢去買來,製造,賣出去?
別人打罵也不準還手,這,這合適嗎?
“咱家明白了。”
趙貴雖是不解,但依舊牢記在心。
朱允炆微微點頭,說道:“在御用監選三五個可用之人,隨你一起出宮,先在二王身邊學習經商之道,一個月後朕會親自考驗你們,若做不好,便回宮繼續當差,做得好,宮外商差便交給你了。”
趙貴眼神一亮,跪拜道:“咱家定會用心,不辜負皇上、皇后重託。”
朱允炆揮了揮手,讓趙貴退下,走到桌案旁,展開了大明輿圖,目光中透著擔憂。
馬恩慧走近,見朱允炆盯著輿圖北面,便關切地問道:“皇上,北地應沒什麼事吧?”
朱允炆微微搖頭,嘆息道:“北平的新軍之策出現了大問題,不知道張昺、平安他們能不能找到破解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