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福心中一熱,回道:“臣確係鳳陽人。”

安徽鳳陽,龍起之地。

朱允炆笑道:“看來,你與朕、太祖,也算是本家嘍。”

何福忙道:“臣不敢。”

朱允炆哈哈笑過,面色變得嚴肅起來,說道:“洪武初年,你便因功升金吾後衛指揮同知,後隨穎國公傅友德征討雲南,升為前軍都督府督僉事。洪武二十年,隨涼國公藍玉出塞攻擊北元,在捕魚兒海之役中取得大勝。洪武二十四年,討伐越州叛蠻阿資,攻破叛軍。”

“洪武三十年三月,水西蠻居宗必登等作亂,你帶兵討平之。十一月,為徵虜左將軍,隨西平侯沐春討麓川叛蠻刀幹孟,降其眾七萬,麓川地悉定!朕沒記錯吧?”

何福感動至極,幾乎流淚。

大明千萬之事,自己何德何能,竟被皇上記在心中!

“皇上,此乃臣子分內之事!”

何福紅著眼喊道。

朱允炆微微點頭,說道:“朕記得你的功勳,也知你疲倦,此番從雲南趕赴京師,原本是應領賞受封,可朕需要你去做一件事,離開京師一段時間,你可願意?”

何福肅然道:“皇命所指,臣萬死不辭!”

朱允炆微微點頭,說道:“既如此,那何福聽命!”

“末將在!”

何福單膝下跪。

朱允炆威嚴地說道:“朕命你率三千京軍,前往江西廣信、饒州、萬年三地,名為彈壓地方,鞭勵國策施行,實則……”

何福瞪大眼,看著朱允炆那得意的笑容,不由打了個哆嗦。

難道說,江西沒有叛亂,只是皇上的一個局?

“可明白了?”

朱允炆問道。

何福喊道:“臣保證完成任務!”

朱允炆微微點頭,說道:“明日上朝,三日後由長江而上,過鄱陽湖進入饒州,剩下的事,朕便交給你了。”

何福立下軍令:“若不能完成任務,臣以死謝罪!”

“哈哈,不至於如此嚴重,只不過你要記住,此事保密,不可走漏風聲。”

朱允炆叮囑道。

何福自是答應。

翌日朝會,朱允炆下旨,封何福為寧遠侯,並令其出江西,鎮守地方,同時給江西都司傳話,清丈隊與農稅司所遇士紳阻礙,有權調動都司人馬適當處置。

加上江西布政使的更替,更讓朝堂百官看清楚了朱允炆施行國策的決心,不得不收起了彈劾奏章。

經過幾個月的認識,大家也看清楚了朱允炆,雖然仁慈和善,且能取群臣之言,但卻極有主見,凡他認準的事,不徹底推行不算完。

這個時候再為那些士紳說話,攻擊國策,那自己很可能摘下烏紗,換上斗笠,去清丈土地了。

與士紳送來的那點好處相比,自己的官位還是更重要。

三日後,何福出發了,不僅帶走了三千京軍,還帶走了三百工匠,就連火藥局的人也帶走了二十人,乘著東風,沿長江逆流而上,直奔鄱陽湖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