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縉沉吟道。

陳迪等人連連點頭。

只要涉及日本的,朱允炆就恨不得將其千刀萬剮,似乎日本人欺負過朱允炆。

可日本人怎麼可能欺負大明帝王?

他們連見到朱允炆的機會都沒有啊!

姚廣孝繼續撥動自己的佛珠,說道:“倭匪之患雖小,但若不施以猛藥,加以威懾,恐有大禍。皇上所慮皆在長遠,不是我等可揣度。”

陳迪等人嘆了一口氣,反正日本官生也就那幾個人,趕走便是。

至於理由,好找,便用“華言不精,請還本國”吧。

朱允炆剛回到坤寧宮,徐妙錦便期待地湊上前,問道:“皇上哥哥,內閣、禮部可是同意國子監革新了?”

“你呀,沒見皇上有些疲累了。”馬恩慧埋怨了一句是徐妙錦,親自給朱允炆端過一杯茶,關切地說道:“皇上,要不要休憩下?”

“文奎呢?”

朱允炆看了看,沒有看到朱文奎的影子。

“寧妃帶去了。”

馬恩慧笑著說道。

朱允炆微微點頭,看向徐妙錦,說道:“你想要創辦女子學院,還需要再緩一緩,多等幾個月吧。”

“為什麼?”

徐妙錦不理解地問道。

朱允炆嘆了一口氣,說道:“當下一條鞭法、遏兼併國策正在推進,政務太多,若此時再創辦女子學院,恐怕少不了風波。百官人多口多,朕只有一張嘴啊。”

徐妙錦在這一刻,突然感覺朱允炆竟有些無助,有些頹弱,他像是自己,也有不知所措的時候,也有困苦難熬的時候。

他雖是皇上,但也是普通人。

徐妙錦清楚,皇上本身不會在意百官的風波。

只是女子學堂一出,百官的彈劾物件,未必是皇上,而是自己。

他希望騰出更多的精力,在合適的時候推出女子學院,然後保護自己。

徐妙錦低下頭,思索了片刻,然後抬起頭,說道:“皇上,女子學院延期,臣沒意見。只是,臣不希望延遲太久,畢竟,女子等不起。”

古代女子成婚時間都早,十三至十九便已婚嫁,超過二十都算是晚婚了。

若開設女子學堂,也只能將已成婚或接近成婚的女子作為生源,比如京師勳爵、官員的女子。

未婚還好說,多少有點自由。

可若是已然成婚,那一切都需要聽夫家的,又會有幾個夫家會允許自己的妻子去上學堂,學習女紅持家之外的課業?

徐妙錦知道,在漫長的歷史篇章中,留給女子的只是寥寥數筆。

自己無才,只希望用盡自己的生命,多添上一筆罷了。

朱允炆何嘗不知道這一點,沉思了下,承諾道:“朕答應你,最遲下半年,一定會在今年,讓女子學院出世。”

徐妙錦認真地給朱允炆施了一禮。

馬恩慧看著認真的兩人,微微搖頭,說道:“事情定下了便好,雙喜,傳膳吧。妙錦,今日便不要出宮了,留下好好陪陪本宮。”

朱允炆看向馬恩慧,那意思是問:她住這裡,我住哪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