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朝臣與地痞潑婦的區別(第2/2頁)
章節報錯
沒點底子,還以為對方是關心呢,笑著感謝,回頭一打聽,孃的,祖墳埋在哪裡都被人罵了。
不過朝臣畢竟不是地痞潑婦。
地痞潑婦對罵,天馬行空,東邪西毒都可以用,無規則,無底線,罵完了一拍手回家,才想起來,只是因為對方在人群中多看了自己一眼,才罵了兩個時辰。
朝臣彼此問候,那技術難度就高很多了。
無論怎麼說,都不能離不開問題,你問他家王叔叔好,也得和田產掛鉤,絕不允許只帶私貨。
總而言之,觀點鮮明,主題明確。
都察院景清與都察院同僚,主張田產買賣自由,即所謂的“莫擾民間,以契約俗法為準”;戶部黃子澄帶一票人,支援督查田產,以“遏投獻之風,保朝堂稅賦”。
與之前的論戰不同的是,六部大佬在沉默了幾日之後,終於表態,吏部尚書齊泰、工部尚書鄭賜、刑部尚書暴昭、吏部尚書陳迪、兵部尚書茹瑺,全部支援戶部黃子澄。
大佬亮出立場,原本觀望朝局的官員,也紛紛開始站位。
當官嘛,有根基的官員,根在哪裡長,就站哪裡說話。
沒有根基的官員,自然是風往哪裡吹,就往哪裡跑。
雖然早朝沒有拿出定論,但大局已定,朝廷下一步的方向,也逐漸清晰。
一些官員下了朝之後,開始寫書信,差人遞送老家,囑託家裡的人,搶來的田,要想辦法賭住人家的嘴,實在堵不住,就把田契給人家,讓他們自耕自種。
一旦朝堂下定決心,整頓田爭,說不定就會樹立幾個典型,誰也不希望當做田爭之策的“標誌人物”,還是早點處理的好。
三山門碼頭。
解縉、茹瑺、徐輝祖與一干五軍都督府勳貴,站在碼頭,準備迎接護送朱棣回京的船隊,而駕馭船隊的,正是水師副總兵鄭和。
戰船之上,旌旗獵獵。
鄭和看著京師送來的訊息,轉身進入船艙,對朱棣、姚廣孝稟告道:“船隊即將抵達三山門碼頭,宮裡裡傳來訊息,皇上、皇后,在坤寧宮設宴,招待燕王與燕王妃。”
朱棣抬動眉頭,有些驚訝。
姚廣孝微微一笑,道:“善也。”
坤寧宮乃是後宮,設宴招待,自然不是朝廷筵席,而是家宴。
以家宴招待燕王與燕王妃,說明朱允炆並不想以君臣之別,強勢壓朱棣一頭,而是以家人、以叔侄的身份,先行敘舊。
從這點安排上來看,朱允炆還是信任朱棣,敬重朱棣的。
“王爺,準備入京吧。”
姚廣孝起身請道。
朱棣爽朗一笑,起身走入隔壁房間。
張玉、朱能、丘福見朱棣進來,連忙起身行禮。
朱棣看著跟隨自己多年的三位老將,面色肅然,沉聲道:“京師到了,隨本王一起,向皇上請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