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戶部稅了戶部……(第2/2頁)
章節報錯
朱允炆臉色平靜地看著二王,勸道:“封地乃是太祖所定,朕如何能收回……”
朱植與朱耿齊聲喊道:“臣意已決。”
朱允炆勉為其難地點了點頭,說道:“遼、珉二王為國從商,其忠心可嘉,雖違祖制在前,但獻封地在後,功過相抵。既二王想要為國從商,那朕便為你們開一次先例!只望二王謹記初心,行商為國,為非私利!”
“謝皇上恩典!臣必不敢忘。”
朱植、朱耿跪拜。
左都御史景清等一眾大臣還沒反應過來,這三言兩語,就收回了遼、珉二王封地?
還讓其成為了皇商?
再看朱植、朱耿,竟一點怨言都沒有,感情那兩萬多畝土地,不是他家的?
朱允炆嚴肅地說道:“藩王從商,乃為大明先例。既如此,不能以尋常商法視之,這樣吧,便暫時擬定十五稅一吧,所收稅款,補貼國庫。另外,醫用紗布、酒精當為軍需,希望二王與兵部、戶部、內閣重新釐定價款,莫要貪心。”
戶部黃子澄嘴角一顫,十五稅一,直接將商稅加了一倍啊,按理說,戶部可以收取更多稅銀,應該是高興的,可問題是,戶部不僅是收稅的,還是交易方啊……
戶部拿錢買二王的東西,看似是二王繳納稅銀,可這些錢,二王不會自己承擔,會分攤到醫用紗布與酒精裡面,到頭來,還是戶部掏這筆稅銀。
這算什麼?
戶部稅了戶部?
“臣懇請皇上,旁聽此次議價。”
黃子澄擔心二王亂起價,而且一兩銀子一木匣的價碼,實在是高,兵部想要大量採購,戶部也未必有那麼多錢糧撥付。
唯一可行的,便是在交易上做文章。
朱允炆點了點頭,答應道:“此事關係重大,既如此,那朕便旁聽一次,定在謹身殿議價吧。”
事情到了這種地步,朝臣再彈劾兩王已沒有了任何意義。
人家封地都不要了,現在就一個光禿禿的藩王頭銜,你總不能把他們的俸祿也彈沒了吧?何況別人是有貢獻的,說不得日後家裡也備用一些醫用紗布與酒精,誰家孩子沒受過傷。
戶部、兵部都沒意見,大家也便恭送皇上,萬歲萬萬歲了。
謹身殿。
內閣解縉,戶部黃子澄,兵部茹瑺、劉儁,四人坐東,朱植、朱耿坐西,朱允炆坐在北面喝著茶旁聽。
茹瑺看著拿著冷饅頭裝寒酸的二王,皺了皺眉,說道:“兩位王爺,朝廷採買已成定局,兩府之困已不是問題。只是這一匣價錢方面,還請讓利一些,一兩一木匣,實乃天價,不利採買,也無法廣惠全軍啊。”
朱植咬了一口饅頭,硌牙,但還是裝作享受地吃著,順著酒水,下了肚,說道:“茹大人,不是我們不願降價。皇上在這裡,本王便與各位交給底,每織造一匣,僅耗費便是七錢銀子,分出二錢銀子供應兩府日常,所圖利不過一錢。一兩,已是最低。”
“一木匣便是一錢利,若十萬匣,便是萬兩利,還不夠多嗎?”
劉儁問道。
朱植搖了搖頭,嘆息道:“且不說兵部要不要得了十萬匣,便說製備十萬匣,依當下兩府人力,只耗費時間,便需一年,一年一萬兩,本王與珉王均分,一人一月攤不到五百兩,不夠宴請一次文工團花銷,更不要想去輕煙樓了。劉侍郎,這筆生意,交給你來做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