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早出亂子,自己沒準備。

太晚出亂子,朱允炆又該有準備了。

“王爺,寧可未雨綢繆,不可臨渴掘井。”

金忠慎重地說道。

朱棣凝重地點了點頭,旋即皺眉道:“糧草尚且好說,這北平城內,有的是糧草。可這器械,如何打造?”

沒器械,總不能拿著竹棍上戰場吧,再說了,這些兵也沒練過打狗棍法,不合適。可刀槍劍戟這玩意,不會從石頭裡直接蹦出來。

你想要兵器,不能去武器店採購吧,這年代也沒人開這種店鋪。

也不能去鐵匠鋪搞私人定製吧,人家打個菜刀還行,你讓人家打兵器,那是要人命。就算你威脅人家全家,一定要打刀劍,可一天兩把劍,猴年馬月才夠武裝大軍的?

必須要弄個大型的武器作坊才行,要求也簡單明瞭,一二三條,都是保密。

可是武器作坊選擇在哪裡?

三衛軍營?

不行,鬼知道有多少朝廷探子,萬一走漏了訊息,說不定哪天自己就被髮配到打鐵鋪去打鐵了。

城外?

不行,安全沒保障。

城內?

不行,平安、盛庸都太厲害。

左思右想之下,朱棣突然想到,可以在燕王府裡面打造啊,誰也不敢搜查燕王府,安全沒問題,而且燕王府內都是自己人,不容易走漏訊息。

最主要的是,可以在府邸之中,留一支精銳隊伍,以備意外。

朱棣也很會抓時機,你張昺不是在鼓勵養殖業嗎?那我朱棣作為燕王,自然要積極響應,做出表率。

不久之後,燕王府內西側,便建立起了一座巨大的禽類養殖場,雞鴨鵝豬,凡是能叫喚的,都弄了過來。

地上養殖,改善伙食。

地下打鐵,藏兵一支。

就在朱棣蹲在冷颼颼的養殖場,思考老母雞為啥冬天不下蛋的時候,身在京師的朱允炆,終於見到了傳說中的黑衣宰相道衍。

道衍到京師已經一個多月了,不過都在其乾寧宮給太后唸經禮佛,完事之後,便會去靈谷寺休息。

朱允炆忙著處理新軍之策、一條鞭法的問題,沒精力管道衍,加上這個厚黑學專家與陰謀造反派待在京師,是翻不起大浪的。

道衍是引線,朱棣是炮彈。

如今自己將道衍這根引線摘走了,希望朱棣可以收斂,臣服。可據張昺、平安送來的情報來看,朱棣已經穩定了燕王三衛,而且還找了一個新的引線。

當看到張昺讚揚朱棣支援家禽業,為萬民作表率的時候,朱允炆差點笑出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