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醫用紗布的難題(第2/2頁)
章節報錯
蹉跎歲月?
這個寧妃有意思,這是責怪自己一直不去鍾粹宮啊。
朱允炆當做沒聽出來,看向賢妃,賢妃走在前面帶路,說道:“皇上,皇后,雖然我等日夜研織,但總無法達到皇上所定標準,您看這塊布。”
一旁宮女遞給了賢妃一塊布料,賢妃轉給朱允炆,說道:“這布料是今日一早織造出來的,輕薄,透氣,但用棉不足,經緯不密,稍用力撕扯,便會斷裂。臣妾打算在這上面,籠一層細紗試試。”
朱允炆看著一分兩半的布料,將一半遞給了馬恩慧,微微點頭,說道:“方法可以多試試,此事不急,這樣吧,你們先休息兩日,兩日之後再作研究。”
“休息?皇上,我們不累。”
“是啊,皇上,我們可以接著做。”
寧妃、賢妃等人紛紛說道。
朱允炆笑著說道:“勞逸結合,方有所成。休息兩日,是希望你們養好身體,精神飽滿地做這件事。再說了,明日便是國慶,宮中也要大慶,想出宮採買的去採買,想去御花園曬太陽的就去曬太陽,總而言之,這兩天,誰都不準來承乾宮。”
眾人聽聞之後,再次施禮,才有些不捨地離開。
寧妃、賢妃看著撫摸織造機的朱允炆,又看向馬皇后,不知道朱允炆到底怎麼想的。
早一日研製出來,不是更好?
這個時候,浪費時間,便是浪費生命。
“成功一定會成功的,朕絕對相信你們。只是,大家都是人,不能太過疲憊。寧妃與賢妃,也有幾日沒休息好了吧?總這樣下去,醫用紗布沒成功,你們先倒了,如何是好?”
朱允炆拍了拍木架子解釋道。
寧妃、賢妃見此,心裡莫名多了一些溫暖。
皇上是關心自己的。
待返回坤寧宮之後,朱允炆向馬恩慧建議道:“朕觀承乾宮還有一些空房,不如再招納一些人參與其中,就是那文工團中若有人擅紡織針線,也是可以參與其中的。”
問策群眾,從群眾中汲取智慧,這是馬列哲學的思維。
要相信廣大群眾的發明創造,相信他們無窮的智慧,這歷史的重車,便是他們在發力,一步步碾壓出車轍,留下無數的文明。
朱允炆沒辦法宣傳馬列,但卻可以拿馬列的思想來指導,古人不也提倡眾人拾柴火焰高嗎?既然這把火要燒大點,自然要多弄點人手,一起撿柴火。
馬恩慧深以為然,當天便命人在浣衣局、文工團等遴選了三十六位紡織能手,命六日前往承乾宮聽差。
正月初四。
大明迎來了第一個國慶節,京師歡騰。
朱允炆、馬恩慧出皇宮,與民同樂,共醉國慶,同享新春。一時間,文人書之,市民鼓之,商人喝之,京師華彩,晝夜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