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看著跪拜的眾人,拂袖道:“都起來吧,你們在朕身邊辦差,總歸要辛苦一些,雙喜,讓內庫給大家添一些壓歲錢吧。”

“謝皇上恩典。”

眾人齊呼。

在眾人散去之後,雙喜入殿稟告:“皇上,內閣與禮部差人回話,新年詔書、冊封詔書,金冊,金寶皆以準備妥當,如今已至奉天殿,明日一早,冊使方孝孺、解縉便會取出詔書、金冊、金寶,呈獻皇后。”

“那便辛苦兩位冊使了。”朱允炆滿意地點了點頭,看向馬恩慧,說道:“走吧,我們去給太后請安,之後,你還需要回家,話說回來,朕也許久未見國丈了。”

馬恩慧,為光祿少卿馬全之女。

馬全雖是從四品官職,卻鮮有上朝。主要是馬恩慧擔心父親太過招搖,徒增是非,從不允許家中之人,寄捷徑於內宮,對於馬家親戚所請、所求,一律駁回。

馬恩慧明日便會成為大明帝國的皇后,可馬家依舊低調的如同不存在一般。

“皇上若是想見,改日臣妾安排他們入宮便是。”

馬恩慧憧憬地回道。

給太后請安之後,朱允炆與馬恩慧在太后處用過膳,直至黃昏時,朱允炆才將馬恩慧送至鑾儀之上,看著將要出宮的馬恩慧,不捨地說道:“除夕時,百姓家尤知團圓,守歲,可朕卻沒人陪伴了啊。”

按照朝廷禮制,冊封皇后之前,皇后需要先行回到家中,等待冊使上門。

馬恩慧看著有些失落的朱允炆,輕盈一笑,說道:“皇上,只這一次,日後臣妾一直陪著你,再不別離。”

朱允炆拍了拍鑾儀,看著車架緩緩遠去。

“皇上,咱們去哪兒?”

雙喜見朱允炆轉了身,便問道。

朱允炆眨了眨眼,傷感的情緒他緩緩退去,深吸了一口氣,說道:“回武英殿吧,吩咐尚膳監,朕想吃餃子了。”

正月初一,元旦。

這一天,大明歷史正式進入建文元年!

剛過寅時,朱允炆便被雙喜喊醒,之後是換冕服,迷糊的朱允炆,被一套繁雜沉重的冕服給折騰清醒了。

“冊封使團可出宮了?”

朱允炆問道。

雙喜連忙回道:“已取出冊封詔書,金冊,金寶,出了宮,估摸著,應該到了馬府之中。”

朱允炆嘴角含笑,說道:“新的開始啊,也好,這帝國,應該有新氣象了。”

馬府。

馬全攜所有家眷與下人,跪拜行禮。

方孝孺中氣十足地宣讀冊封詔書: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聞乾坤定位,爰成覆載之能。日月得天,聿衍升恆之象。惟內治乃人倫之本,而徽音實王化所基。”

“諮爾馬氏,光祿少卿馬全之女,溫恭嫻圖史之規,敬順協珩璜之度。為朕正妃,朕御極天下,內顧無憂,皆賴其功。改元伊始,當承天命,允賴宜家之助,當隆正位之儀。”

“茲奉太后慈命,遣使以金冊金寶,立爾為皇后。爾其祗承懿訓,表正壼儀。奉長樂之春暉,勗夏清冬溫之節,布坤寧之雅化,贊宵衣旰食之勤,恭儉以率六宮。今正位中宮,共承宗廟。佈告四海,永綏天祿。欽此!”

方孝孺不愧是大儒,抑揚頓挫,聲情並茂。

馬恩慧領詔,接過金冊、金寶。

方孝孺、解縉領冊封使團,對馬恩慧跪拜行禮,高呼:“皇后千歲!”

行禮之後,迎馬恩慧登天子鑾駕,在御前司、內侍、李官的拱衛之下,進入奉天殿,款款而行,鳳冠威儀,令朱允炆沉迷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