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朱允炆的調令(第1/3頁)
章節報錯
李增枝是岐陽王李文忠的次子,而李文忠又是朱元璋的親外甥,從這一層關係上來看,李文忠與朱棣,屬於姑表兄弟。
如此一來,李景隆、李增枝,便需要稱呼朱棣為表叔父。
朱棣在年輕的時候,便跟著李文忠學習戰爭,自然與李景隆、李增枝關係密切。
如今朱棣從北平趕往京師金陵,在這揚州府遇到了“親人”,自然是欣慰,加上李增枝很會做事,安排朱棣等人進入揚州府,直接包下了一座酒樓,命令軍士看守,不允許任何人接近。
在酒過三巡之後,李增枝屏退左右,朱棣不動聲色,抬了抬手,讓丘福等人也退了出去。
李增枝見房間中在只有自己與朱棣,便放心下來,舉杯敬了朱棣一杯酒,說道:“叔父,我們是一家人,便不說兩家話了。”
朱棣默然點頭。
論血緣關係的話,說是一家人,沒錯。
李增枝低聲問道:“叔父,不瞞你說,如今聖上心思難測,前段時間,先推出了內閣,又推出了新兵之策,不久之前,設定了大明安全域性,朝堂內外,人心惶惶啊。”
“哦?怎麼講?”
朱棣看著李增枝問道。
對於朱允炆的手段,朱棣是聽聞且支援的。
就算是自己上臺,也必然重要一批人代替自己幹活,否則,皇上直接管理中樞,大小事都需要自己過目,就算不累死,也得煩死。
內閣的設定,朱棣認為這是很天才的手段。
至於新兵之策,大明安全域性,朱棣都可以接受,並不認為這些舉措,會導致人心惶惶。
李增枝嘆了一口氣,說道:“如今朝堂大權,都收歸六部與內閣,官員一個月只能見兩次皇上,縱是遞上奏摺,彈劾個人,都可能被內閣扣押,長此以往,大明的江山,可就成了內閣的江山了。”
朱棣淡然地品著酒。
對於內閣擁有多少權力,朱棣是清楚的。李增枝的話,過於危言聳聽。
李增枝又言道:“新兵之策推行,卻需要裁兵十萬,這十萬裡面,可都是裁到了我們勳貴身上。尤其是一些與我們有深交的衛營長官,更是直接被削去了官職,帶著兄弟們離開了京營。”
“這些兄弟,找上了門,我們管還是不管?管吧,管不了那麼多,又不能違背皇上旨意,不管吧,任由他們流落街頭,作為昔日同袍,如何能忍?”
“皇上只顧推行新兵之策,卻動搖了京營之根,是亂局之相。再說那大明安全域性,擺明了便是錦衣衛,皇上新掌大權才多久,便違背太祖意願,重啟錦衣衛,可見皇上,並沒有領略太祖治國方略啊。”
朱棣看著李增枝,那一句“沒有領略太祖治國方略”的話,如驚雷一般閃過朱棣的腦海。
這是一個完美的理由!
太祖廢除丞相,朱允炆設定內閣代替丞相。
太祖擴大京營,朱允炆裁撤京營。
太祖撤銷錦衣衛,朱允炆設定大明安全域性。
從朱允炆最近的一系列作為上來看,其行事風格、辦事方法,都明顯有悖於太祖!
若是以“不尊太祖,擅改治國方略”為名,證明朱允炆不是合格的帝國接班人,那到時候起兵,便可以打出“立國本,恢祖制”的口號,告訴天下人,我朱棣才是最理解,最能把握太祖治國方略的真命天子!
李增枝看到了朱棣目光中閃爍的精芒,看到了朱棣那無言的渴望,用手指輕輕敲了下桌子,說道:“叔父,我們可是一家人啊。”